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教師“隨班辦公”:自律教育的失敗

2014-11-03  來源: 新京報
[字體: ]

最近,一組班主任“盯梢”學生上課的圖片在網上風傳。據悉,這一幕發生在河北省邯鄲市廣泰中學,為了打破傳統的師生學習和辦公的空間藩籬,該校實行 “教師全程隨班辦公”模式。班主任通過辦公室窗戶能夠零距離觀察每位學生,隨時掌握班級動態,第一時間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或規律,及時有針對性地介入解決 問題。

  從新聞報道得知,實行類似做法的學校還不在少數。像義烏的義亭小學、武漢的晨光小學,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將班主任的辦公室“搬進”了教室,而且還是直接擺在教室后面,中間連個隔墻都沒有。

  平心而論,一些學校將班主任的辦公室“搬進”教室,初衷可能是善意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督促學生更好、更專心地上課,提高聽課效率。問題是,學生 上課是否專心,有沒有真的將老師講的聽進去,不是靠監督能夠監督得來的。教育作為一門藝術,講究張弛有度,一味采取監視、高壓等手段,只會適得其反。

  以前有句話叫做“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雖然經常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將其曲解為“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不聽話)”,但仔細想想,這話說得頗有 幾番奧義。它兼顧了老師“在”——有監督和“不在”——沒有監督這兩種情況,體現出一種他律與自律間的平衡,而后者恰恰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也是學 校教育的必修內容。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