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賣場蹭睡”或許跟特定的開放體驗式氛圍有關,但不文明就是不文明,這無需諱認也沒必要看得太嚴重。
幾乎每過一陣子,某知名家居品牌的賣場里的“蹭睡黨”都會成為媒體聚焦對象。近日就有市民向媒體反映,在北京的該家居店購物時,看到有小孩在沙 發上小便,孩子家長卻不制止。記者進而探訪發現,該家居賣場里的不文明行為比比皆是,主要是蹭睡,如有情侶躺在床上摟著看iPad,還有人每到午休時間就 到此睡一覺。
每到這個時候,都有兩派代表性言論出現:無可救藥派和護犢子派。無可救藥派說,中國人素質就是差,天生愛鉆空子,不占便宜等于吃虧。護犢子派則表示,其他國家也有蹭睡現象曝光,該家居店官方都沒說什么,沒什么大不了的。
這兩派的意見我都不贊同。無可救藥派在對民族劣根性做深刻批判時,搞全稱命題卻儼然忘了自己也是中國人,也忽略了人的行為是會隨著時間、空間不 同而改變。護犢子派則被護短意識遮蔽了是非意識,難道國外該家居品牌店里也如此,國內的不文明就不是不文明了?何況,有些蹭睡之外的不雅行為是“橘生淮南 則為橘”。
判斷一項行為是否文明,動機并非可靠的依據,貪小便宜并不必然導致不文明。判斷依據應該是,是非遵守規則及是否影響他人。
涉事家居店的經營策略是鼓勵顧客體驗,這是蹭睡在該家居店盛行的最重要背景。如果認為中國人天生便怎樣,那就不能解釋為什么其他家具賣場少有蹭 睡的現象。道理很簡單,一般家具賣場的氛圍是冷冰冰的,一個人再困再沒素質也不好意思在銷售員的注視下睡大覺。而該家居店營造的氛圍是溫暖舒適的,而且全 程自助,躺下去無所謂難為情。
話雖如此,蹭睡和體驗還是有區別的。長時間占用會影響其他顧客挑選和購買,而脫鞋上床不僅有礙觀瞻,有時還臭氣熏人。正因為影響到了他人,這些 行為是不折不扣的不文明,沒有狡辯余地。只不過由于體驗和蹭睡之間界限模糊,該家居店工作人員又不便強行勸離,導致在其賣場蹭睡成為都市中一道不雅景觀。
每次在該家居賣場遇到蹭睡黨,我也很不爽,但我不會像無可救藥派那么悲觀。因為我相信人的行為是可以矯正的,文明是可以培養的,且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幾年前去家鄉小鎮上的銀行,我驚訝于所有人都不排隊,一窩蜂似的聚在窗口,你爭我搶。但幾年之后再去的時候,我發現情況大有好轉。村民們以前從來沒有排過隊,他們不知道不排隊是不文明的表現,可是當他們習慣排隊之后,大部分人也就會自覺排隊了。
與“店家官方都沒說什么”的說法不同,該家居品牌官方曾出臺規定,禁止顧客長時間蹭睡樣品,且專門針對中國。只是其店方從沒強勢執行過這條規則,這既是其體驗式營銷的困境,也說明蹭睡并沒有嚴重妨礙其經營。
顧客投訴、媒體報道,只能說明蹭睡引起了部分公眾對同胞的不滿。這種不滿是正當的,如果我們想要杜絕蹭睡現象,只需要讓不滿轉化為現實中的行動。比如再遇到蹭睡黨,應該向店方投訴或直接上前提醒,足夠多的外界壓力就會促使某些良俗規則的生效,或促使蹭睡者知恥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