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名為“創(chuàng)造豐盛”的心靈輔導機構被曝光。在這里,種種奇跡都被解釋為人接受“宇宙能量”的結果,引得一些急于改變生活狀態(tài)的學員不惜套刷信用卡、變賣房產來交費上課。有關執(zhí)法部門的工作人員稱,這是一個通過精神控制以達到非法斂財目的的組織,涉嫌“精神傳銷”。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這種宣揚不做實事、坐享其成的“共振”理論,一聽就不靠譜,而借此收費,更是赤裸裸地騙錢。對這樣的行為,相關部 門在依法嚴厲打擊的同時更要加強監(jiān)管。凡是涉及心靈培訓內容的主體,都應嚴加審核其經營范圍和方法手段,對其商業(yè)活動加強日常巡查,如果發(fā)現(xiàn)有傳銷、詐騙 等違法犯罪行為,更要毫不手軟。
傳銷行為必須打擊,但騙局背后的“心病”更加值得關注。違背常識之言之所以有人信,還心甘情愿掏錢,就在于其抓住了一些人生活中的痛點、精 神上的惑點。人都有苦惱,都有不順心;都有夢想,也幾乎都會遭遇阻擋。去掉這些苦惱和阻擋,是心底的需求。而當你在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地努力時,突然有人 說其實舒舒服服、不用費勁也能成功,只要你相信“共振”“高頻”“宇宙能量”,于是一些內心空虛又急功近利者便動搖了。他們寧愿相信“夢想不需要合理,只 需要心里有股勁兒”,也不愿意再邁出踏實努力的腳步,更忘記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的道理。這樣的心思無疑是一種“心病”,只會讓自己在幻想中變得萎 靡。
一個人被騙是可憐,一群人被騙則要深思:現(xiàn)今社會是不是患上了一種“浮躁病”?不少人感慨,這是一個快得讓人無暇思考的時代,是一個靈魂沒 有跑過身體的時代。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為學者盼望一步到位,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為藝者盼望一舉成名。社會被浮躁之風籠罩,清靜的人生、專心的工作、精 良的產品,變得稀罕起來。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像時鐘上的秒針一樣不停轉動,然而卻在忙碌中變得茫然,變得不知道奔跑的方向。恰恰是這種內心的被掏空感,給 了騙子以兜售神奇、售賣速成的可能。
舒服與辛苦,安逸與勞頓,亦有著互相轉換的辯證法。盼望著一勞永逸,如同夢囈。現(xiàn)代人越是身處浮躁中,反而越該有清醒的認識:避開社會的喧囂,祛除內心的焦躁,明確行走的方向,才不會隨波逐流,被時代洪流裹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