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應允“盡快”該有多快?

2016-08-2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盡快研究”“盡快辦理”“盡快解決”“盡快落實”……平常工作中,經常聽到某些領導和機關人員這樣應允下級的請示、百姓的訴求。然而,這些請示、訴求又常常在“等一等”“急什么”的回話中,一等兩等,好長時間都等不到答復,有的更成為遙遙無期的“無頭案”。

    “盡快”到底該有多快?按照時間概念,“盡快”該是較短的時限。但到了某些領導和機關人員那里,竟然變成一種“拖辭”。這顯然是官僚主義在作祟。

    值得注意的是,在抓紀律、嚴規矩的情勢之下,這種推托現象似乎正變成一種“軟性”抵抗。一些人認為,反對“四風”、反腐倡廉,盯得緊了、好處沒了,于是,情有不甘、心懷抵觸,搞消極怠工,諸事不為,“盡快”變成了無盡無休的彈性時間。

    君不見,媒體披露,在一些地方,資金沉淀、項目拖延、土地閑置、棚改遲緩,招商不做了,引資停下了,改革停頓了,企業效益下滑止不住,“雙 創”活動沒有推動,務工人員沒有活干……一些官員成為“看守人員”“維持隊員”,其所在地區、部門、單位的事業停滯不前,群眾多有微詞。

    人生在世,在一日當盡一日之責。為民行道、不諉責任,是為官可貴的道德品格;履職盡責、失職知愧,乃是從政應有的職業操守。如果一心懷揣私 利,不擇手段只顧撈,“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那可真面目可憎。無數事實證明,出以私心行權,那是絆腳石,遲早會將自己絆倒在涉腐的泥潭而不 可自拔;而出以公心干事,那是磨刀石,會將自己磨練得更加清白、堅強。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企盼這種“盡快”的說道,真正變得“盡快”,變成明明白白的期限。即使限于客觀條件確實難以“盡快”,也應有個明確答復。千萬不要讓人們在“盡快”的敷衍中失望,在“盡快”的空話中喪失對黨和政府的信賴。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