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一來,黃土就又填回去幾厘米”
“這幾天的風特別大,估計風力能有五六級,我們所在的區域是一片開闊地,正好是一個風口。坑挖了80厘米深,大風一來,黃土就又填回去幾厘米。環境允許的時候,我們就上挖掘機,挖掘機挖一個坑,戰士再跟上去修……”昨天下午,在大興植樹現場,總參工程兵某團二營教導員熊鷹告訴記者。話沒說完,一陣大風便夾著黃沙襲來。該團負責挖坑的地段位于大興北臧村鎮西大營村的永定河堤內。他們承擔著612畝近10萬棵樹苗的挖坑任務。
“洗了三四遍都覺得臉上還有沙子”
不遠處的一個樹坑里,一名戰士正在修整樹坑。直徑1米、深80厘米的圓坑十分工整。坑邊上,挖出的土被拍成了四四方方的土堆。這名戰士叫周侗,20歲,是今年的新兵。雖然已經連續奮戰數天,但他的臉上絲毫看不到疲憊。“以前雖然也是在農村,但是沒干過這種活,現在也算是野外拉練,特別興奮。”周侗告訴記者,每天回到營房,基本都會抖下來一層黃土。“外衣不敢洗,因為每天都得穿,也就是內衣能洗洗換換。回去洗臉是最舒服的事情,但是洗了三四遍都覺得臉上還有沙子。”
記者發現,大多數戰士挖完土坑都會用心地修整一番,好像是在交一幅藝術作品。用附近園林工人的話說,戰士們挖的土坑都太工整了,有時候他們都不好意思種樹填土了。因為風沙太大,種樹的時候,部隊為戰士們準備了口罩,一些新兵還受到了特殊照顧,戴上了防沙鏡。“風沙太大,我們也得考慮戰士的健康問題。”總參工程兵某部的領導介紹說。
“我們多吃點沙子,老百姓就吃不到了”
“準備好了嗎?80乘以60的啊,預備、開始……”指導員一聲令下,北京軍區某部的三位戰士開始了挖坑比賽,這樣的比賽幾乎每天都要進行。有連部、團部組織的比賽,也有戰士私下的較量。“這次最快的一個坑不到3分鐘,我們如果是把坑挖的特別工整的話,20分鐘也就能挖4到5個,要是挖出個坑就行的話,20分鐘差不多可以挖9到10個。”龐各莊鎮趙村的永定河堤外,由北京軍區某部負責挖坑,這里的戰士多來自特種作戰部隊。
“我們平時訓練挖戰壕什么的,比這可累多了。我們現在多吃點沙子,以后咱北京城的老百姓就吃不到沙子了。”梁浩杰是5年的老兵了,去年剛剛調入部隊。他剛剛進行完一輪挖坑比賽,雖然輸給了一名新兵,可臉上仍洋溢著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