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跳,上臺階,背劍……每周二下午,在懷柔區(qū)渤海鎮(zhèn)渤海小學的操場上,總能看到一群小學生踩著近半米的高蹺,認真地練習。“今年8月,四年級的侯宇軒和劉亞軍同學將隨北京大學生藝術團,到希臘參加第五十一屆萊夫卡斯國際民俗藝術節(jié),表演高蹺,全國就咱們學校這兩名小學生參加。”懷柔區(qū)渤海小學教師徐建東介紹。
全國就兩個名額,咋就讓渤海小學搶了先機?徐老師道出了原因:為更好地繼承發(fā)揚高蹺文化,2005年,懷柔區(qū)渤海小學將高蹺納入校本課程,首次開設了高蹺社團。如今,學校的高蹺社團已小有名氣,不僅參加校運動會、懷柔區(qū)運動會開幕式等活動,還時常應邀到外面演出。去年,學生們應邀去慕田峪小園餐廳為外國友人表演高蹺,受到熱捧。正是因為有了這么高的人氣,這次才得以代表全國小學生出國展示。
眼下,高蹺社團共有28名學生,由3位老師負責社團工作。學校還專門請了沙峪村高蹺隊教學生練習。為不影響學生學習,學校將每周二的下午固定為練習時間。現在,學生可以自己綁蹺,坐在地上直接站起來,靈活行走,甚至跳蹺都不在話下。“一想到要出國表演,我就特興奮。趁著現在放暑假,我得好好練練,到時候一定好好表現!”9歲的侯宇軒高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