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宣教 > 正文

海水變暖使某些魚類面臨生存極限

2011-04-28  來源:中國環(huán)保網   
[字體: ]
 
 

  近日,在《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一項澳大利亞研究報告指出,由于世界部分區(qū)域的海水溫度升高,一些魚類物種瀕臨滅絕,海水溫度升高使他們的生長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這份報告是由澳大利亞聯(lián)邦科學及工業(yè)研究組織海洋生態(tài)學家朗·施雷瑟(Ron Thresher)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航海與南極考察學院的同事們共同研究撰寫的。

  科學家們對生活在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之間塔斯曼海域的帶狀莫沃魚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魚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而塔斯曼海域的水溫在過去的60年中升高了2攝氏度,是南半球海洋中水溫升高最快的海域之一。

  水溫升高不僅會影響到帶狀莫沃魚的生長,其它魚類物種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甚至一些漁場也受到影響。隨著水溫的逐漸升高,海水酸性度增加,嚴重影響了珊瑚的生長,依靠他們贏利的漁場將損失數十億美元。

  施雷瑟表示,通常來說,當溫度升高時,冷血動物會通過加快增長速度來進行調節(jié),但這種調節(jié)也是有限的。他對記者說:“在海水溫暖的魚類棲息地范圍內監(jiān)測,我們發(fā)現(xiàn)溫度的升高帶來的生長率下降及壓力增大,都會使魚類付出更昂貴的新陳代謝成本。”

  施雷瑟表示,許多經濟魚類并不喜歡活動,它們喜歡在同一個地方產卵,生活在同一片礁石中,因而更容易受到海水升溫的影響。這種影響對于壽命長且生活在近海淺層的魚類尤為顯著。帶狀莫沃魚的壽命為100歲左右。

  施雷瑟和他的同事們對1910年的帶狀莫沃魚做了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叫做耳石的魚骨結構,他們的結構與樹的年輪結構相似,每年增加一個圓環(huán)。

  然而,一些比較活躍的魚類,比如金槍魚,已經開始向南部更涼爽的水域移動。來自斯塔曼海采集的物種樣本數據顯示,海水溫度升高,在氣溫相對較低的澳大利亞水域中,生長率增加,而在新西蘭北部邊緣,生長率卻下降。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海水溫度上升、耗氧量增加以及長時間游泳能力下降,將會導致魚所受壓力增加,導致其生長率下降。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