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新個人所得稅法,自今年9月1日起,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專家指出,3500元是扣除“三險一金”后的收入,因此個人月薪不超過4545元將不用繳個稅。
新個稅法出爐后,很多網友以為,月薪3500元以上就要繳個稅。但實際上,月收入到底多少錢繳個稅,既有在法定繳納比例基礎上得出的理論值,又根據每個人扣除“三險一金”的比例不同而有實際的差別。
相關專家表示,工薪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要先去除納稅人繳納的“三險一金”費用(按國家有關政策,該費用免征個人所得稅),然后再按新的減除費用標準扣除3500元。這樣算下來,月工資收入4545元以下的人都不用繳納個稅。
“三險一金”,是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這幾項加起來,法定的繳納比例是個人工資收入的23%。按照新的標準算下來,月薪在4545元以下的工薪階層都不用繳個稅。而且,由于每個人繳納“三險一金”的標準不同,因此對應的無須繳納個稅的月薪水平也不盡相同。具體的“免稅月薪”水平應該是一個區間,上限約為6000元。
因此,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后,全國納稅人數由約8400萬人減至約2400萬人,這2400萬納稅人的月薪收入應在4545元以上,而不是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