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27日發表《2010年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公報顯示,陸地污染入海仍是海洋污染的一大因素,廣東近四成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污染物。
據悉,2010年廣東省、市、縣三級海洋環境監測體系共17個監測機構承擔了全省海洋環境監測任務,設立各類監測站位550個,監測項目覆蓋水文氣象、水環境、沉積環境和海洋生態共96項,累計出海1700個航次,共獲得各類監測數據19萬余個。
從監測情況看,近岸海域54.9%面積的海水水質達到“清潔”標準,另有29%為“較清潔”。輕度污染海域比例占4.5%,中度污染海域比例3.1%,嚴重污染海域比例8.5%。未達到清潔水質標準海域面積22042平方公里,比上年減少3.6%。
入海口排污仍是較大問題:38.5%的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不過污水和污染物入海量較上年有所降低。
2010年珠江八大入海口門和榕江、深圳河、東江(北干流、南支流)、練江、漠陽江、黃岡河等主要入海河流攜帶入海的污染物約108.1萬噸,實施監測的91個代表性排污口中,有35個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