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7日)上午,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蔣勁松,在微博上貼出自己戴著綠領巾參加學術報告的照片,以此來反對歧視差生。此舉引發網友關注。
近日,西安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為一年級一半左右的學生發放綠領巾,要求這些學生佩戴。據該校教師解釋稱,這些是學習、思想品德表現稍差的學生,此事件被媒體曝光后,引起軒然大波,網友熱烈討論。
近日來,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蔣勁松,在微博上持續發布他戴著綠領巾在清華上課、在北大作學術報告的照片,引發博友熱議,不少網友聲援蔣勁松。一些網友表示,很支持用佩戴綠領巾的方式將反對歧視進行到底,他們也會響應蔣老師,佩戴綠領巾進行聲援。
昨天,蔣勁松表示,他曾注意到加拿大發生過“粉紅襯衫事件”。2007年,加拿大某高中第一天到校的新生因身穿一件粉紅色襯衣,被懷疑是同性戀而受到同學的嘲弄。事件發生后,加拿大多家中學共同開展運動,發起全校學生身穿粉紅色衣服,表達對校園歧視現象的抗議和譴責。
蔣勁松稱,綠領巾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是對一個年幼的孩子的公開羞辱,它告訴所有人:這是一個差生。學習成績不是評判學生的正確標準,就算評判無誤,把評判結果公之于眾,并以極其鮮明的方式固定強化,都涉嫌歧視和侮辱人格,“人為劃分等級,不必要公開彰顯等級,固化等級,這些做法都是對人的歧視。”他佩戴綠領巾上課,就是為了反對歧視差生。“有網站倡議大家以自豪的心情戴上綠領巾,和那些受到歧視的孩子們站在一起,以實際行動來反對歧視。綠領巾完全成為中國反歧視運動的一個符號,把它變成一個宣傳愛心、尊重、包容、平等的象征。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正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