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檔案局主辦的第三屆“檔案館日”活動將于本周日閃亮登場。屆時公眾可大方走進本市17個檔案館,參觀平日難得一見的檔案庫房和檔案修裱室,零距離體驗檔案文化的獨特魅力。
現場觀看用館藏檔案拍攝的民間故事《燕子李三》、走進檔案庫房親身體驗檔案修復過程、在檔案大講堂聆聽“明清皇家檔案庫——皇史宬”……檔案館日當天,在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全市17個檔案館的珍貴館藏將一一呈現給公眾。
值得一提的是,市檔案館此番還特別推出了免費為市民修復打印老照片的活動。館日活動當天,前50位預約的市民可帶來1張以北京城市變遷、百姓生活變化為題材的老照片,市檔案館將免費為其提供修復打印服務。有關負責人透露,盡管對修復老照片的名額有所限制,但如果當天市民的需求量大,也會盡量滿足大家的心愿。市民可先留下照片、地址,工作人員修復完會盡快郵寄回去。
另外,為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捐贈有價值的檔案資料,館日活動還將現場舉行一次捐贈活動。記者了解到,當天我國消化病學奠基人、醫學泰斗張孝騫教授之子、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友會,將現場捐贈張孝騫教授生前發表的學術論文手稿、教學筆記、照片錄像、國家領導人鄧穎超等人的賀詞信件等資料1000余件;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的外甥女吳平也會捐贈大量照片和資料。北京知青團體還會向市檔案館捐贈大量反映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積極投身祖國農村發展建設的照片、書信等。
與此同時,16個區縣檔案館也根據各自的地域特點和館藏特色準備了異彩紛呈的活動。其中朝陽區檔案館將邀請太陽宮地區芍藥居二社區黨委書記講述“紅芍藥”的發展歷史;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等區縣將舉辦家庭檔案展覽,現場手把手教公眾如何建立家庭檔案。
市民可在工作日通過撥打各館預約電話報名參與活動,也可登錄北京檔案信息網(www.da.bj.cn)進一步了解“檔案館日”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