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醫管局昨天宣布,本市首次競爭性選拔六家市屬三甲醫院院長職位。今后,醫院院長將向職業管理者轉變。此外,本市近期將出臺對醫院院長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考核結果將影響院長的年薪。
市醫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毛羽介紹,市醫管局對六家市屬醫院院長職位進行競爭性選拔,這還是首次嘗試。被推薦者應是首都衛生系統的正式在編人員,男士不超過55歲,女士不超過50歲;須現擔任正處(院)級,或擔任副處(院)級領導職務滿兩年。選拔程序為民主推薦、報名與資格審查、面試考評、差額考察公示、決定任用。
以往三甲醫院院長大多是頂級專家,而今后院長將更注重管理能力。此次選拔更看重報名者是否熟悉醫院管理工作,是否有較高的醫院管理水平,是否能將主要精力放在醫院行政管理上。市醫管局希望此舉能實現對公立醫院的科學、規范、精細管理。
今后,院長每年將實行年度考核。對醫院主要負責人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將綜合考慮醫療質量、任務指標、社會滿意度、就醫費用及承擔社會公益性任務的完成情況。
目前具體哪六家醫院試點競聘,尚未確定。毛羽介紹,此次選拔并非針對哪家醫院進行定向招聘,而是先行篩選出適合擔任院長的干部人選,再根據醫院具體情況進行崗位安置。
競聘成功的六位院長試用期一年。試用期滿后經考核勝任者,正式任職;不勝任者免去試任職務,一般按試任前職務層次安排工作。醫院院長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預計三四月份能夠確定,考核是否達標,將會影響院長的年薪。
市醫管局表示,今后,還將陸續采用多種方式面向社會、面向行業選拔醫院管理人員。今后市屬醫院院長、副院長等干部的使用都將以公開、透明的方法進行選拔,形成常態。市屬醫院干部使用將全部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對干部進行定期工作績效考核、反饋及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