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地球一小時:數億人的環保行為藝術

2012-03-31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新華國際時評:地球一小時:數億人的環保行為藝術  一年中,這一小時格外不同。當地時間31日晚8時30分,全球6000多個城市、數億人熄燈關電,“還原”夜色,響應吶喊:“唉,讓地球休息一小時吧!”

  把這一活動稱為行為藝術,并不過分。

  就仿佛走在大街上,突然周圍的人同時靜止不動,什么情況?原來是一些人的行為藝術,主旨是讓路人參與并作出反應。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項倡議,希望人們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周六8時30分到9時30分熄燈并關閉電器,以此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從2007年悉尼率先參與開始,這一活動以驚人速度擴展到全球。根據相關統計,今年參與城市遍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城市估計達120多個。

  越來越多的城市和人口參與這項“行為藝術”,反映出人們對環境日益深切的擔憂,也反映出環保意識的普遍蘇醒.

#(社會)(2)“筷子樹”亮相大連倡環保 

     3月11日,環保志愿者用回收的方便筷子制作“筷子樹”。  當日,一棵棵由方便筷子制成的“樹”亮相大連一個環保藝術展。此次展覽作為大連地區2012“地球一小時”的活動之一,旨在提醒人們關注環境,身體力行做環保。  

  “我們冒著極大的危險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適合我們心意,但卻未能達到目的!這確實是一個令人痛心的諷刺,”1962年,蕾切爾·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寫道,“然而看來這就是我們的實際情況,大自然不是容易被塑造的。”

  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設計未來。倫敦早已摘掉霧都的帽子,萊茵河也洗去了“歐洲下水道”的恥辱。如今,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幾被淘汰,汽車尾氣排放受到限制,可再生能源開發方興未艾……從“無車日”到“限塑令”再到“地球一小時”,人們正在采取更多的行動。

  人人熄燈關電一小時,其節約能源、減少發電所致污染性氣體排放的實際效果可能杯水車薪,但一小時的黑暗中,人們自能愈發深切地感悟到這樣一個道理:從身邊小事做起,人人都能為保護環境做出點滴貢獻。

  當意識深入思想,當思想化為日常行動,對于全球環保事業的貢獻,絕非數字所能體現。

  我們參與了,我們反思了,我們行動了。在3月最后一個周六的夜晚,一盞盞燈靜靜熄滅,而對地球母親本能的愛,映亮心田。

(社會)(2)南京:市民踴躍響應“地球一小時”環保倡議

    3月29日,參加活動的市民給孩子戴上志愿者發放的環保宣傳帽。當日,眾多南京市民來到市玄武區體育中心廣場,參加安利江蘇公司志愿者組織的“地球一小時”環保宣傳推廣活動。市民們現場聽取低碳減排、節能環保宣講,踴躍簽名響應本月31日晚熄燈1小時的倡議、并承諾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能減排。據悉,在本月31日晚的“地球一小時”活動中,南京城區將有300多幢樓宇的景觀燈統一關閉1小時,許多市民和大學生也將響應倡議,參加熄燈活動。2012年“地球1小時”的主題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位環保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