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九論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全市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推動首都科學發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任務。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我們的所有奮斗,都是為了增進人民的福祉。全力推動科學發展、全方位建設世界城市的過程,是實現首都發展質量全面提升的過程,也是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過程。本次黨代會緊緊圍繞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熱點問題,對改善民生進行了全面部署,回應了群眾關切,反映了人民意愿。要圓滿完成這些目標和任務,就要把以人為本這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理念貫穿首都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切實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生連著民心。只有始終關注民生、不斷改善民生,才能贏得百姓的長久擁護,才能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凝聚力。各級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問民需、察民情、知民意,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都要時刻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盡心竭力為民排憂解難,下力氣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過去五年,首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措施很多、成效顯著。比如,率先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立城鄉一體化的養老保障制度,加快保障房建設,實施老舊小區抗震節能綜合改造工程,推動優質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積極提高中低收入群眾收入水平,等等,獲得了群眾的充分肯定和廣泛好評。在改善民生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很多成功舉措和經驗,在未來工作中要大力推廣,盡快實現全面覆蓋。
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離不開積極推進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大力構建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首都特點的社會建設體系。今后五年,要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創造公平的發展環境。面對首都未來發展的繁重任務,面對城鎮化進程加快帶來的諸多挑戰,我們必須要同步推進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加快完善與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舒心、更順心。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面對光榮任務,我們決不能辜負全市人民的信任,一定要把愛民情懷體現在行動上,把為民責任落實到工作中,努力交上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