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居住區天通苑所在地——昌平區東小口鎮,將對行政區劃進行一次大規模調整。昨天,參加市十一次黨代會的代表、昌平區副區長張燕友介紹,調整計劃將保留原東小口鎮的建制,將現東小口地區拆分為四個區域,新設天通苑北、天通苑南、霍營3個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調整后,更便于對居民服務。今年9月,3個新增設的街道辦事處將掛牌成立。
黨代會報告指出,要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步伐,全面推進社會建設和服務管理創新,著力提高社會服務管理精細化水平。“對行政區劃進行調整,主要出于管理和服務兩方面的考慮。”張燕友代表表示,東小口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轄區內既有天通苑、回龍觀東區等超大型居住區外,還有16個相對落后的農村。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東小口轄區人口37.9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僅4.2萬人,外來人口20多萬,另有13萬非本地的北京戶籍人口。“近40萬人口,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規模,現在僅由一個鎮的建制來管理,服務力量和管理力量均嚴重不足。”
行政區劃調整后,東小口鎮主要負責農村,實施舊村改造,推進東小口地區的城鄉一體化進程。另外新增的三個街道辦事處,將承接原東小口鎮的部分職能,主要負責對居住區進行城市化管理,每個街道管轄的人口約10萬人。
作為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張燕友表示,東小口地區的公共服務配套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比如,明年天通苑地區的三甲醫院清華大學長庚醫院就將建成投入使用,解決地區居民看病難。下一步,還將加強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商業設施的建設。
在談到社區管理時,張燕友表示,昌平區約有將近190個社區,其中主要集中在回龍觀和天通苑地區。回龍觀最大的一個社區有5000戶家庭,如果按每戶3口人計算,一個社區就有1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