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調查顯示:睡眠差不性福 青年白領身心“壓力山大”

2012-12-04  來源:慈銘健康管理集團
[字體: ]

  近日,慈銘健康管理集團在京發布《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之青年白領健康分析報告》。本次調查主要針對20-45歲的青年白領人群,青年白領的健康狀況卻并不是十分樂觀,主要體現在睡眠差,不性福。

    本次調查人群中,20-30歲占53.8%、31-40歲占7.7%、41-45歲占38.5%,當中男性占61.5%、女性占38.5%,其中被訪者中53.8%未婚。個人學歷在本科占46.2%、大專46.2%、碩士及以上占7.7%。

    近八成青年人睡眠質量差

    人生有三分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是大腦和身體休息、休整、回復的重要途徑。

    本次健康調查發現,近七成人睡眠時間在6~8小時,這一數字基本正常。問卷卻同時反映了另一個事實,即:雖然被訪者的睡眠時間還算充足,可是只有23%的人表示睡得很好,另有23%的人表示“極易入睡,但即使一夜睡很久,白天依然十分想睡” 、23%的人表示“失眠多夢,醒后頭暈腦脹或渾身酸痛”,還有23%表示“難以入睡、睡后易醒或徹夜不眠” ,約8%的人表示“不能自主入睡,需要借助藥物”。看來,睡得差是困擾青年人的重要問題。

    專家指出,缺乏良好睡眠,不僅免疫能力大幅度降低,每天的衰老進程是正常人的4-5倍,還能影響大腦的思維、影響皮膚的健康、引起肥胖甚至導致疾病發生。

    您的睡眠質量如何?

 

    過八成青年感覺壓力大

    睡得不好,和壓力有關。這一點,本次大調查的問卷相應給出了答案。調查顯示,感覺到壓力非常大的占11.90%,壓力比較大的占35.80%,表示壓力很小或沒有壓力一共占17.2%。對于壓力主要源頭的問卷顯示,青年人群壓力來源前三位是工作、家庭、購房,分別占比32.3%、20.8%、12.2%,青年人群工作處于爬高狀態,壓力之大是不容置疑,另外成家置業以及維持家庭支出成本的上升也給人帶來無形的壓力。

你目前的壓力

你的壓力來源

比較大

35.80%

工作

32.30%

一般

35.10%

家庭

20.80%

非常大

11.90%

購房

12.20%

壓力很小

9.70%

人際關系

11.80%

沒有壓力

7.50%

性生活

8.20%

 

 

購車

7.90%

 

 

其他

6.80%

    精神壓力過大直接反映在青年人的工作時間上。調查中,53.8%的人表示每天坐著的時間有4-8小時,30.8%的人有8-12小時,而為此帶來的不良影響有,17%感到頭暈頭痛、17%感到腰酸背痛、12.8%感到視力模糊,還有心跳過快、肩頸酸痛等癥狀。

    近五成人認為是壓力大導致失眠的。說明了青年人的精神壓力得不到應有的釋放,長期的精神壓抑必然對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專家指出:壓力在某程度上是一種動力,是推動發展的因素之一,但是過大的壓力加上持續時間較長卻會壓垮意志,巨大的壓力不僅造成睡眠質量下降,甚至失眠。還會造成體內激素分泌不平衡和代謝功能異常等情況。適當的運動、多參與戶外活動、保持心情樂觀開朗可以舒緩減輕壓力。

    青年人患病率排名前三:鼻咽炎、胃腸病、肩頸疾病

 

    和青年人普遍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均衡、久坐少動等特點相吻合的是,本次大調查中,有一項關于“您被診斷患有何種疾。”的調查結果顯示,青年人患病率排名前三的是鼻咽炎、胃腸病、肩頸疾病。

    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廣州青年血脂最高

    慈銘體檢對數據庫中近百萬人體檢數據進行各年齡階段的健康指標對比。對比發現,不少指標的異常都青年階段高發,說明青年階段是把控健康的關鍵。

    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20-29歲階段的體檢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人數占總樣本量11.07%,但到30-39歲階段這一人數占比就升至15.49%,增幅達39.93%。隨后中老年階段保持在高比例水平。

 

    再通過對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中被檢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人數占比,發現廣州人群比北京、上海、深圳的人群出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占比要高,從20-29歲階段開始隨年齡越大這一數據與另外三大城市的距離越大,到50-59歲階段后差距開始收窄。

 

    總膽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通過對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中被檢出總膽固醇升高的人數占比,廣州地區的總膽固醇升高的占比比另外三大城市要高。從指數的走勢上看,顯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總膽固醇之間存在一定的直線相關,這與我國《血脂異常防治建議》中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關系的數據相符。

 

    可見,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數和總膽固醇指數中出現廣州與北上深的數據差異,這現象與廣州人飲食的習慣有很大關系,“吃得精、吃得好”是廣州人對食物要求,一邊是久坐缺乏運動,一邊是海鮮、老火湯等營養食物造成膽固醇攝入過多進而造成血脂異常。

    慈銘體檢首席專家于世北教授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降低,意味著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性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總膽固醇的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信號,有研究表明總膽固醇每降1%,冠心病的危險性可降2%。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預防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措施。

    青年人體重常常偏離正常值

 

    慈銘體檢對近百萬的體檢數據進行分析顯示,20-40歲青年人群里,超八成人體重指數出現異常(包括:消瘦、超重、肥胖)。從圖表上我們得到,20-29歲有14.15%出現消瘦的情況,到了30-39歲消瘦的占比降到了5.58%,降幅為60.57%,然后,往后的年齡段里降幅大幅縮窄。消瘦是人體內的肌肉、脂肪含量過低,體重指數BMI小于18.5。消瘦者不僅容易疲倦、體力差,而且抵抗力低、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多種疾病,消瘦的青年常伴有胃(腸)道疾病。

 

 

    從超重情況上看,20-29歲階段有17.8%出現超重的情況,但到了30-39歲超重的占比就升至29.65%,增幅為66.57%,此后的年齡段里升幅縮窄。

 

    而肥胖人數的占比在20-29歲階段占有6.62%,但到了30-39歲肥胖人數的占比就升至10.82%,漲幅達到了63.44%,此后的年齡段里升幅也逐漸縮窄。

 

 

   從以上圖表中看出,20-39歲階段的人群,體重指數變化是最明顯的,說明了這時他們體內脂肪迅速積聚,這與其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變化有著密切聯系,缺乏適當運動,工作應酬增多,精神壓力增大等各方因素影響著這人群的體重。

    此外,從體檢人群體重的趨勢看,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數和總膽固醇指數的趨勢上是一致的,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和總膽固醇升高的指數異常情況。

    無論是消瘦、超重、肥胖都是屬于一種不健康的狀態,出現超重情況說明被訪者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等不良習慣,如不加以控制發展為肥胖,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對身體的危害就更加巨大。

    七成青年人群不太 “性福”

    其中一調查項目中被訪者對性福狀態的感受有七成人表示并不性福。被問及原因,超二成人的答案是工作生活壓力太大。在“發現一”、“發現二”中也說到青年人群因為壓力大引致睡眠質量差,以及長時間的工作使之出現各種的不適。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神壓力影響到他們的性生活。

    另外,肥胖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的性功能,對于肥胖男子的雄激素減少和雌激素的增加,性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弱。對于肥胖女性會使促性腺激素減少,引起性欲的下降。

 

    接下來的調查中在被問到有多少性伴侶,只有1個伴侶的占69.2%、有2個的占15.4%、沒有伴侶的占15.4%。

    對性生活的頻率調查中,30.8%的青年人群每月少于1次、23.1%的人每月1-2次、23.1%的人每月5次以上。

 

    性生活的頻率根據不同的體質體能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有不少男性認為性生活頻密是證明自己的能力,其實是一個誤區性生活過度可能會出現周身乏力、心神恍惚、頭重腿酸、食欲不佳等現象,長期過度的性生活還會造成陽痿、腎虛等情況。其次,有單一固定伴侶性生活更安全,發生性病的幾率也會降低。

    近年社會上剩男剩女的問題突顯,沒有固定伴侶的他們在性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會怎樣解決呢?在大調查的問卷中,有超過五成的人選擇了“自慰”、23.1%的人選擇了“壓抑或轉移注意力”、15.4%的人選擇了“成人用具”。

    專家指出:性對于人的身體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正常的性生活可以減輕女性經前期綜合征癥狀。男性健康適度的性生活,可使睪丸酮分泌量增多,使男性的肌肉更發達,體重增加,提高了骨髓造血功能,而且還能減少體內脂肪的積存。性高潮也是一種“止痛劑”和“鎮定劑”,性高潮能夠舒緩身體的多種傷痛,也可以使人更容易入睡。對于有美滿性生活的夫妻,能減輕人的負面情緒,日常生活更和諧。

    健康觀念:多數青年人有良好的健康意識

    從本次調查問卷中顯示,青年人的健康意識總體不錯:多數青年人都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超六成人從不抽煙,近七成人表示飲酒也是偶爾盡興一次。

    但關于運動習慣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超五成的青年人每周只運動1次,甚至沒有運動習慣。運動是成本最低的保養方式,通過適量的運動可以心理壓力可以得到舒緩、增廣社交、還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支持健康,專家建議每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可以使身體更健康。

    在調查中青年人獲取健康咨詢的渠道較多,健康類網站、健康書籍、報紙、電視、微博等都是他們的信息渠道。

    對于健康投資意識,在青年群體中,46.2%選擇每年花費1000元以下在健康體檢上,有46.2%則會花費1000-3000元做定期體檢。7.7%則不愿花費在定期體檢上,并認為會根據體檢結果主動改變生活方式,這證明青年人對健康還是比較重視的。但是,青年人群對健康體檢缺乏主動性。有七成人表示不會主動體檢,除非單位體檢或朋友贈送。這樣把健康體檢寄托于單位或他人身上的做法,顯示出青年人多少對健康不太重視的態度。

    專家指出,主動的去了解身體健康狀況并對疾病進行預防,比出現癥狀后再去進行檢查治療要更重要、更節省醫療費用。

    慈銘集團總裁、留德醫學博士韓小紅博士指出,從青年人的角度,應該主動地掌控自己健康,同時改善生活、運動習慣,從心理上保持平和樂觀,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降低精神壓力。同時,她建議應有主動家庭定期體檢意識,才能更好地為家人進行健康維護。體檢作為一種身體的監控手段,能對疾病防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