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10號線大紅門站區推出乘客安全手冊 可辨“色”避險

2013-03-31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扶梯、換乘通道和閘機是地鐵站內最易有安全隱患的地方,今后乘客可以按“色”避險。昨日,地鐵10號線大紅門站區發布了一份“乘客安全手冊”,貼心總結出安全乘坐地鐵的小竅門。

 

    換乘:順“色”省時

 

    大紅門站區中惟一一座換乘站是角門西站,這里是地鐵4號線南段和大興線與既有軌道線網接駁的首個換乘站,日均換乘客流已經達到11.8萬人次。車站內分布著4條換乘通道,每一條的長度大約26米,寬6米。

 

    每一條通道中間均設立了導流圍欄,乘客雙向換乘。“每逢早晚高峰,總有一些不太熟悉地形的乘客走錯路。”該站值班站長楊玥童解釋,“所謂走錯路,就是指跟大部隊戧茬兒走,這樣做特別危險,尤其一些乘客還拉著行李箱。”

 

    其實,避免逆行有竅門,關鍵是看準顏色。楊玥童舉例,換乘通道的兩側墻壁上都貼著不同顏色的箭頭,青綠色代表前往4號線站廳方向,天藍色代表前往10號線站廳。這兩種顏色就是兩條線路在地圖上的代表色。換乘通道內的導流圍欄上也標注了不同顏色和方向的箭頭,注明了換乘方向。

 

    記者體驗發現,早晚高峰期間,順行換乘大約需要2分鐘。而如果強行逆向換乘,不僅容易與其他乘客發生沖撞,而且耗時超過2分30秒。

 

    進站:見“綠”刷卡

 

    大紅門站雖然不是換乘站,但是周圍緊鄰各類批發市場,半數以上乘客都攜帶著大包小包。“每周一早上8點到10點,很多零售商坐地鐵到大紅門上貨,由于攜帶東西多,他們大多悶頭刷卡進出站,不仔細辨別閘機方向。有時,乘客還會跟閘機直面‘沖撞’。”該站站務員王娜就在一個早高峰碰上這樣一名乘客,攜帶了4個大手提包進閘機,他一邊刷卡一邊抬腳打算將一個大包從閘機扇門下方踹過,但是由于該閘機為出站閘機,扇門并未打開,包裹將門撞得直發顫,閘機也發出報警聲。

 

    其實,在過閘機時乘客可以抬頭看一眼,紅色的叉子禁止通行,綠色的對鉤才可以通過。如遇攜帶行李過多,可以找站務員幫助,避免直接沖撞閘機。

 

    類似用紅色和綠色代表走向的還有電扶梯。地鐵部門統計發現,八成扶梯安全隱患是由乘客自身原因造成的。“比如搭反方向、沒有扶穩、攜帶大件行李沒有放牢等。”該站區書記薛寧提醒,為了盡可能避免出現安全問題,早晚高峰期間每一處扶梯都有專人引導,請乘客配合。

 

    候車:此“門”非墻

 

    歪倚著屏蔽門悠閑地打著電話;頭頂著屏蔽門沉思;背靠著屏蔽門專心讀報……“每天,不少乘客會有意無意地倚靠屏蔽門候車,這種做法非常危險。”楊玥童說。

 

    看著結實似墻的屏蔽門,其實比較“嬌氣”。它安裝于地鐵站臺邊緣,將站臺和列車運行區域隔開,通過信號系統控制其自動開啟。一旦屏蔽門發生變形,列車進出站時甚至會發生急停。楊玥童說:“緩解這類突發事件至少需要3到5分鐘,這就有可能引發后續列車晚點。”

 

    薛寧說:“很多時候,乘客只需稍加留意,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安全隱患。比如乘客候車時不要超越黃色安全線站立;上車之后往車廂中部走,不堵車門,方便他人上下車;搭乘扶梯時,站穩扶好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