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百度25日公布互聯網八大高危領域防騙指南

2013-07-26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半年打掉虛假網頁2100萬個

    百度今天公布互聯網八大高危領域防騙指南

    百度今天公布互聯網八大高危領域提醒網民注意。八大高危領域分別是:理財類、充值類、醫藥類、網購類、訂票類、售后類、快遞類和中獎類。

    據相關數據統計,2008年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接到的釣魚網站數量僅為1610個,而到了去年,這個數字增加到37584個,僅2011年全國就有6000萬網民因網絡欺詐受到損失,金額超過300億元,30%的網購者曾遭遇釣魚網站攻擊。

    百度相關負責人介紹,百度每天響應來自138個國家和地區的60億次搜索請求,平均每個中國網民每天使用10次百度,目前收錄的網頁數量已超過2000億個。海量搜索結果為網民提供信息的同時,互聯網信息安全也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2010年底百度聯合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發起了旨在打擊互聯網不良信息、共建和諧網絡環境的“陽光行動”,建立了不良信息快速舉報通道,2012年有效打擊虛假網頁超過3086萬個,今年僅上半年就打擊虛假網頁2100多萬個,接近去年全年的70%。

    TOP1 理財類

    高先生收到短信:“尊敬的網銀用戶,你的銀行E令將于次日過期,請盡快登錄www.xdboc.com進行升級……”隨后,高先生登錄短信中的“銀行”網址進行升級,賬戶內16萬元被轉走。

    防騙指南:不法分子以網銀升級、網絡釣魚等手段誘騙用戶提供網上銀行賬戶信息。通過網絡查找網站信息,一定要認準經過認證的正規金融服務機構官方網站,看清網址,對于網銀系統的升級要謹慎再謹慎,必要時撥打銀行電話確認,操作網銀盡量使用虛擬鍵盤,不給犯罪分子留下記錄賬號密碼的機會。

    TOP2 充值類

    老王通過網絡搜索“中石化加油卡”來到了充值網站,用網銀轉了1000元,加油時卡內卻沒錢。原來,騙子利用中石化充值網站是純數字域名的漏洞,注冊了一個和真網站只差1個數字的假域名。

    防騙指南:網絡上涉及充值的操作一定要非常謹慎,尤其是在陌生平臺上和此前從來沒有來往過的商家交易,更要仔細考察后再做選擇。殺毒軟件及系統保護軟件可以有效提示用戶正在訪問的是釣魚網站,并屏蔽該網站。

    TOP3 醫藥類

    劉先生為父親在網上買藥時,偶然發現了一個號稱“最專業最權威最有效”的糖尿病網站,便按照網站提供的賬號匯款并辦理了郵購手續。他的父親吃了這種藥后病反而加劇了。

    防騙指南:網上購藥需到經過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批準的具有向個人消費者銷售藥品資格的網站進行購買。醫院配制的制劑只能在醫院憑處方使用,不得在市場銷售,更不能在互聯網銷售。

    TOP4 網購類

    廖先生想網購一部二手蘋果手機,最后雙方談妥成交價格為1800元。付款時對方發來一個網站鏈接,他點開按照這個網站的提示通過網銀完成了支付,但對方卻說他的支付并沒有成功。

    防騙指南:在網絡購物陷阱中,出售低價虛假商品的形式更為常見。網上購物請選擇正規的、有一定知名度的網站,并查看網站是否有ICP備案信息,尤其是需要在線支付的網站。對方要求直接打款的十有八九是騙子,任何明顯低于市場指導價過多的網絡售車信息都蘊含著極大風險。

    TOP5 訂票類

    劉女士通過一家大型旅游網站訂了5張機票,因丟失了機票的登機時間、航班號等信息,劉女士重新登錄這家網站,打電話給客服請對方重新發送信息和確認碼。在“客服”的安排下,她的111111元被當成“交易密碼”轉移到了騙子的賬戶里。

    防騙指南:不法分子往往先在互聯網上建立虛假售票網站,以打折、快捷等噱頭吸引眼球。而在受害人通過網頁所留“訂票熱線”聯系買票時,不法分子又以多種借口誘騙受害人多次轉賬匯款,實施詐騙。因此,網上購票要到航空公司官網或者具有航協認證資質的機票代理商購買。

    TOP6 售后類

    李先生在網上搜索空調特約維修電話,在“特約維修商”網站上找到“400”客服熱線,“維修人員”上門后稱需700元修理費,維修后表示剛加了制冷液必須1個小時后才能開機。李先生支付700元維修費后才發現空調一直無法開機,撥打“400”熱線卻再也打不通了。

    防騙指南:不要輕信400或800電話,這些電話任何企業和個人都可隨意申請。要通過114查詢廠家電話或權威認證客服電話。家電一般都是保修服務的,在官網上都會有維修電話。

    TOP7 快遞類

    劉先生網購買了一款移動電源,第二天賣家打來電話稱流程出錯,付款方式變成了“貨到付款”。等貨送到付款后,劉先生發現無法充電,才知是個模型。

    防騙指南:快遞員拒絕先驗貨,先付錢后才能開箱等是物流快遞領域常見的騙術。如果快遞員拒絕先驗貨,必須先付錢后才能開箱,那要當場給對方快遞公司或電商平臺打電話,認準搜索引擎上的企業認證電話。

    TOP8 中獎類

    閆女士收到一份郵件,稱中了價值十幾萬元的轎車,彩票上還有公證處電話。閆女士打電話過去,對方稱要領獎先要把稅款匯過去。等閆女士將“稅款”匯去了,對方電話再也無人接聽。

    防騙指南:通過郵件發送中獎信息是常見的詐騙手段。如果接到中獎、抽獎等信息,應撥打媒體上曾經公布過的公司對外電話進行咨詢。一般的活動舉辦方,是不會直接向中獎者收費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