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計是許多市民家里的常備用品,其中傳統的水銀體溫計最為常見。然而,日常生活中,也不乏不小心將體溫計打碎、水銀散落在地上的情況。
近日,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體溫計打破,房間內汞濃度可超標數倍,甚至會導致汞中毒,這引起了不少人的擔心。那么,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一支小小的溫度計竟會有這么大的潛在危害?
消費者:如果打碎了體溫計一定要仔細清理
記者在石家莊、濟南等地隨機調查發現,市場上體溫計可謂種類繁多,除了傳統的水銀體溫計之外,還有紅外線耳溫計、額頭測溫貼、迷你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等等。其中,水銀體溫計更為普及。
“溫度計里的水銀就那么一點兒,應該沒什么事兒吧?再說,我們都用了這么多年了,也沒聽說過誰打破體溫計就中了毒。不過,家里有小孩子的話,最好還是當心些,畢竟體溫計有玻璃和水銀。”在濟南一家銀行上班的朱女士說。
像朱女士一樣,多數受訪市民表示一直在用水銀體溫計,如果打碎了,一定仔細清理。在一家建筑設計院工作的阮先生說:“記得上學時老師就說 過,水銀就是汞,有毒性,容易揮發,如果家里空氣不流通,應該會對人造成損害。前不久就有報道說,家住武漢漢口的一家三口人因為溫度計破碎,水銀蒸發導致 了汞中毒。”
藥店:正確使用無需談汞色變
近日,記者先后走訪了濟南和石家莊的幾家藥店、醫院。
在濟南市千佛山東路一家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的體溫計種類很多,有三四元一支的水銀體溫計,也有上百元的電子體溫計,但大多數消費者會選購水銀體溫計。
“水銀體溫計價格便宜,使用也挺方便,但由于是玻璃的,確實容易碎,如果是給嬰幼兒使用,我們會建議顧客選擇電子體溫計。至于說打碎了會不會引起汞中毒,只要你正確使用,一般不會帶來傷害”,這位工作人員介紹說。
記者走訪發現,不僅百姓家中,在一些醫院,水銀體溫計也是醫護人員的首選。在幾家醫院的住院部,值班護士每天都會給病人發放水銀體溫計。一 位護士說,醫院多少年都是采用這種溫度計,主要是操作簡便,病人或家屬都會用。說到水銀體溫計的潛在危險,這位護士說,水銀本身確實是一種有潛在危害的重 金屬,其危害主要來自揮發后的汞蒸氣。但只要處理及時得當,不會有什么影響,完全沒必要恐慌。
醫護人員同時介紹,只有短時間內吸入大量汞蒸汽,才可能引起汞中毒,臨床表現為發熱、頭暈、頭痛等癥狀,并有口腔發炎或胃腸炎、急性支氣管炎,嚴重時可損害肺、腎臟以及中樞神經系統。一旦有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輕度慢性的汞中毒是可以治愈的,不必有思想負擔。
專家:水銀體溫計一旦打破及時通風
水銀溫度計打破了應該怎樣處理?專家表示,一旦打破,不能用餐巾紙等簡單擦拭,一定要趕緊開窗通風。
石家莊市第七醫院(石家莊市職業病防治所)副主任醫師張書鵝表示,在日常的診療中,未遇到過因為體溫計摔碎而引起的汞中毒案例。“主要是體溫計中汞的含量不大,一般在一克左右。只要事后處理及時科學,不會引起中毒。”
張書鵝介紹,家庭在遇到體溫計破碎后,首先要及時清理。同時要進行開窗通氣,加快汞蒸氣的流通擴散。“將水銀收集起來后,放進可密封的瓶 中。同時開窗通風,盡量避免皮膚和水銀接觸。如果房間內含有汞蒸氣,可用碘加酒精點燃降低空氣中汞蒸氣的濃度。還可用10%漂白粉液體沖洗被汞污染的地 面。”
濟南市人民醫院檢驗科的張主任表示,萬一不小心摔碎了水銀體溫計,對于地上的小水銀珠,可用小鏟子、注射器、濕棉棒等收集起來,不要隨意丟棄。如果水銀進入體內,或有汞中毒癥狀,則必須馬上送醫院治療。
由此可見,水銀體溫計打破后會導致汞中毒的說法,并不準確。專家表示,汞在常溫下以液態存在,打破后會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但只要及時通風,并正確處理,就不會對人體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