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孩子感冒發燒如何吃藥就醫

2017-12-26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隨著氣溫降低,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的情況也開始增多,而孩子生病時,該不該就醫、什么時間就醫、吃什么藥也在不少家長中引發了矛盾。跟著很多育兒公眾號養孩子的父母和爺爺奶奶之間對孩子如何就醫的認識有很多沖突。有堅持一生病馬上就醫的,另外一方家長則認為必須警惕濫用藥物。堅持不吃藥能痊愈的,確實有孩子恢復了健康,也有孩子病情加重的……

    “孩子發燒該不該吃藥”、“冬季感冒,要不要吃藥”、“父母酌情給孩子吃點抗菌藥行不行”,似乎一直是困擾大多數父母的問題。

    案例A

    “孩子得了肺炎,

    都是讓你不肯就醫害的”

    強強爸爸形容自己最近在家里都是“夾著尾巴做人”,因為女兒上周得了肺炎,出院后正在家中休養,而女兒之所以得肺炎,強強媽媽覺得“都是他爸爸害的!”

    之所以會歸咎于強強爸爸,是因為孩子感冒后,爸爸想著感冒不需要看醫生,又覺得醫院里交叉感染太多,所以一直反對帶孩子去醫院。孩子病情加重后,面對媽媽的指責,強強爸爸自己也覺得有些愧疚。“我想著一般情況下,感冒了,吃藥也沒什么用,過一周就會好了,沒想到把孩子折騰壞了。”

    雖然有些愧疚,但強強爸爸還是堅持認為孩子這次得了肺炎,主要還是因為生病后自己看護不當,他仍然堅持孩子生病后,要少就醫少吃藥,“總是吃藥,自己一點抵抗力都沒有了,沒什么好處。”

    案例B

    “什么小病都吃藥,

    孩子就沒有抵抗力啦”

    跟強強爸爸固執地反對就醫不同,歡歡爸爸則為媽媽不肯給孩子吃抗菌藥而苦惱。秋天的時候,歡歡咳嗽了半個多月,歡歡媽媽一直不肯給孩子吃藥。歡歡的咳嗽也一直沒有好,直到每天晚上都咳嗽得睡不好覺。

    在歡歡的老師給家長打電話反映孩子最近上課精力不集中之后,歡歡爸爸終于無視媽媽的意見,請假帶著孩子去醫院做檢查。經過化驗,孩子已經出現了細菌感染,醫生給開了抗菌藥。“我老婆還碎碎叨叨地跟醫生說,能不能不吃抗菌藥,怕孩子將來生病再用抗菌藥就不管用了。我覺得醫生都挺無奈的。”

    雖然繳費拿了藥,但是歡歡媽媽仍然不肯給孩子用藥,“在網上到處查那個藥有什么副作用,應該吃什么替代藥。”歡歡爸爸勸她:您孩子現在這病就總是不好,您就甭操心那么遠的事兒啦。雖然在爸爸的強硬態度下,歡歡服用了醫生開出的抗菌藥并且已經恢復健康,但歡歡媽媽也不肯放棄自己的觀點,“這次吃了這么好的抗菌藥,孩子的病是好了,但是下次生病了,再吃低一代的抗菌藥就不管用了,到時候怎么辦。什么小病都吃藥,孩子就沒有抵抗力啦”。

    訪談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尚貝貝

    只是普通病毒性感冒,不必吃抗菌藥

    記者:孩子感冒比較嚴重了,家長可以給孩子吃抗菌藥嗎?

    尚貝貝:沒有細菌感染就一定不要用抗菌藥,一般情況下普通感冒、水痘、麻疹都是病毒引起的,除非有細菌感染或者合并細菌感染,否則都不需要抗菌藥物。

    孩子的病情變換比較快,需要根據病程來調整治療方式。家長最好還是帶著患兒到醫院,請醫生診斷。我們要相信經過專業學習和專業培訓的兒科醫生,在診斷孩子病情的時候,是比普通家長更有專業性。而且到醫院后,還可以查一下血常規、尿常規,也會讓診斷更加準確。我們應該相信醫生,如果沒有細菌感染或者合并細菌感染的指征,醫生絕對不會隨意給患兒開抗菌藥。

    記者:在沒有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吃了抗菌藥,對身體有傷害嗎?

    尚貝貝:當然有害。如果只是普通病毒性感冒,給孩子吃了抗菌藥,那實際上就是在孩子不需要的情況下,讓孩子多服了一種藥物。多吃一種藥物,對緩解病情并沒有幫助,而且,任何一種藥物都會有不良反應,那就增加了孩子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記者:抗菌藥是不是吃的越簡單越好,比如能用頭孢二代就不要用頭孢三代?

    尚貝貝: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抗菌藥物,比如頭孢分四代,每一代針對的細菌種類是不同的,頭孢三代針對的細菌種類并沒有把頭孢二代針對的細菌種類涵蓋在內。所以,并不是說對每種細菌感染,頭孢三代就一定比頭孢二代管用。還是應該根據可能感染的細菌來選擇哪一代抗菌藥物。

    另外,還需要強調的是,患兒如果吃了頭孢三代的藥物起效之后,可以調整用藥量,但不能隨便就換成頭孢二代。每一代的抗菌藥針對的細菌種類不一樣,它覆蓋的抗菌譜是不一樣的,不能互相替代。

    生病不吃藥,通過硬扛來鍛煉免疫力?荒唐!

    記者: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提出這次生病患兒吃了頭孢三代,下一次生病,那就必須是頭孢三代或者是更高級的抗菌藥,再吃頭孢二代就不管用了?

    尚貝貝:家長們之所以會有這個擔心,我覺得主要還是擔心耐藥性的問題,這也是很多人對抗菌藥心懷疑慮的原因。其實,在醫生指導下,正常合理使用抗菌藥,就不需要擔心細菌產生耐藥性。

    引起細菌耐藥需要一個過程,患者如果長期或者大量使用抗菌藥物,那么就會有部分細菌被篩選出來,產生了抗藥性。但是,兒科醫生一般只給患兒開三天藥,因為抗菌藥在服用以后,需要有一個吸收和分布時間,所以需要三天時間來衡量一下這個藥物是否能起效。在這個期間一般不可能產生耐藥性。

    記者: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流行,就是生病之后,盡量不吃或者少吃藥,讓孩子扛一扛,增強自身免疫力,構筑屬于自己的免疫系統?

    尚貝貝:日常通過鍛煉身體、適當運動,并且保持合理的飲食,來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增加孩子的抵抗力,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是,生病不吃藥,通過硬扛來鍛煉免疫力?我只聽說過生病拖著不就醫,病情會加重!

    生病后是否應該吃藥,需要一個專業診斷。比如病毒性感冒,確實能自愈,可以不吃藥。但這跟孩子體質也就是抵抗力是有關系的。如果一個孩子反復感冒,從我們醫生的角度來看,就是孩子的體質不好。不能說,因為孩子感冒次數多了,他的免疫力就提高了,這個邏輯不對。

    即便上一次感冒,孩子沒有吃藥就好了,也不等于孩子產生了抗體。而且即便產生了針對這次感冒病毒的抗體,也不能說孩子就不會再感冒,因為病毒會變異,之前產生的抗體未必對這次病毒免疫。

    記者:在家長中,還有一種觀念認為孩子發燒的時候,不用匆忙就醫,“孩子,我就靜靜地看著你發燒”是不少育兒公眾號里推崇的觀點。

    尚貝貝:這在國外比較流行。怎么說呢,還是要看孩子的個人體質。發燒也是有很多情況的,尤其是小孩,如果發燒了,還是要立刻就醫。查一查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或者家長在家中給孩子吃完退燒藥,孩子燒退了,那也只是病情消失了,但是病因很可能沒有清除。

    是否停藥,是在體溫恢復正常、癥狀消失三天以后。有個別情況,比如心內膜感染、真菌感染、泌尿道感染,即便是體溫恢復正常,生病癥狀已經消失三天了,但感染還是沒有被治愈。所以,即便孩子發燒好了,最好也還是看看醫生,做一個專業診斷。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