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大燃氣熱電中心之一—北京西南熱電中心正在緊張建設,北京京橋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安振源昨天(9月23日)透露,西南熱電中心預計明年取暖季前實現投產,同時新增熱源可為1200萬平方米建筑供熱。
記者昨天在西南熱電中心看到,兩座余熱鍋爐正在建設中,400噸履帶吊車在吊裝鋼梁。三位穿著紅色工服的工人踩在軟梯上,用高強螺栓將鋼梁固定好。北京京橋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部長沈春表示,余熱鍋爐將達到70米高,現在已接近40米。今后在這個水平線上,將安裝高、中、低三個蒸汽包,收取不同品質的蒸汽。
由于熱電中心地處四環內,噪音控制是一大課題。沈春微笑著說,降噪是工程最重要的內容,西南熱電中心通過外護板、水泥板和多孔吸音板,為余熱鍋爐設置了7道降噪措施。
安振源總經理表示,今后燃氣熱電中心每年發電量可達到37億千瓦時,供熱面積新增1200萬平方米,預計明年取暖季前實現投產。
據了解,西南熱電中心供熱輻射半徑將達到10公里,永定河以東城區范圍,包括西五環以東、南五環路以北、蓮石東路以南、中軸路以西地區由西南熱電中心作為主熱源,并配合天然氣調峰鍋爐房供熱。
目前這部分地區供暖主要由太平橋供暖分公司、廣外紅蓮、石榴園供熱有限公司、西馬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分散式的燃煤鍋爐房提供熱力。
“西南熱電中心建成投產后,將大大改善本區域的環境質量,緩解本市供熱瓶頸問題、加快南城地區熱力平衡。改善供熱區域內依靠分散鍋爐房供熱的現狀,在有效控制污染排放的同時,有效節約能源,從而實現低碳經濟的目標。”安振源說。
新聞鏈接
每年建成一座燃氣熱電中心
四大燃氣熱電中心,是指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熱電中心。四大熱電中心的建設是“十二五”本市實施能源結構調整、優化調整源點設施布局的戰略舉措。按照規劃,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將分別于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采暖季前竣工投產。
到“十二五”末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全部建成后,本市現有三個燃煤熱電廠也將全部關停,屆時本市將新增燃氣電力裝機600萬千瓦,新增燃氣供熱面積8400萬平方米,關停燃煤電力裝機200萬千瓦,替代燃煤供熱面積6000萬平方米,可凈減少二氧化硫年排放5700噸,凈減少氮氧化物年排放15000噸,在增強熱電供應能力的同時,實現能源的清潔低碳轉型,對于深化節能減排和改善環境質量將發揮主力支撐作用。
五環內基本實現無煤化
《北京“十二五”期間能源發展建設規劃》提出,今后五年要全面壓縮發電、工業及民用燃煤總量,將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2000萬噸以下,實現五環內無煤化的目標。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通過三方面措施:一是加快實施中心城區現有幾個大型燃煤熱電廠的源點布局調整,建設四大燃氣熱電中心;二是將加快實施中心城區大型燃煤熱電廠、63座大燃煤型鍋爐的天然氣替代工程,在新城地區,現有燃煤鍋爐要逐步實施清潔能源改造;三是繼續推進5萬多戶老城非文保區平房、簡易樓“小煤爐”清潔能源改造。
四大熱電中心
東南熱電中心
在現狀華能熱電廠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擴建而成,二期工程新建兩臺35萬千瓦級燃氣熱電機組,新增供熱能力1300萬平方米,計劃于2011年采暖季前建成投產。
東北熱電中心
可綜合各種資源實現熱源集約利用,建設規模為4臺35萬千瓦級燃氣熱電機組,供熱能力2400萬平方米,計劃于2013年采暖季前建成投產。
西南熱電中心
在現狀草橋供熱廠基礎上擴建而成,主要包括草橋二期、三期工程。二期工程新建2臺35萬千瓦級燃氣熱電機組,新增供熱能力1200萬平方米,計劃于2012年建成投產。
西北熱電中心
統籌考慮高井電廠和石景山電廠的燃煤機組搬遷改造,建設6臺35萬千瓦級燃氣熱電機組,供熱能力3600萬平方米,計劃于2014年采暖季前全部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