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將以三項舉措緩解停車難 小區增劃1.5萬車位

2012-01-13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北京的機動車數量還在增長,停車位缺口太大了。市民都感覺停車太難,這個問題要怎么解決?”市人大代表安麗娟一走進市交通委的代表委員問政現場,就徑直坐到了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停車設施處處長潘波跟前。隨后的5分鐘內,又有5位代表委員湊了過來,詢問的都是緩解“停車難”新舉。

    北京市交通委規劃管理處處長陳金川在現場透露,今年,本市將著手三項工程解決停車難,包括建設停車樓,利用人防工程,挖掘小區臨時占道車位。其中停車樓將在五棵松、東單公園、人民醫院開工建設,新建車位超過800個;居住區周邊再施劃1.5萬個以上臨時占道停車位。

    企業建停車場將獲補貼

    按照北京交通研究發展中心給出的數據,一輛車平均占用面積需要25平方米。而去年北京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為21平方米。

    把車平鋪在地面上行不通,停車位不妨“摞”起來。今年本市就將啟動停車樓建設,年內,人民醫院、東單公園、五棵松301醫院附近將動工建設3座停車樓,新增車位800個。未來幾年,解放軍總醫院、同仁醫院等大醫院也將陸續建設停車樓。

    “停車樓在大型醫院先行試點,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域對停車位需求多。而且目前醫院大多車位不足,造成周邊道路擁堵。”陳金川說。以即將建設停車樓的人民醫院為例,四五年前,職工的車就不能停進醫院內,但即使將這些車位統統讓給病患使用,仍然供不應求,醫院周圍的道路堵況頻發。

    同時,本市還有望通過補貼的方式,鼓勵企業建設停車場,以緩解居民停車難現狀。

    人防工程騰出2萬停車位

    本市還將利用人防工程向社會提供2萬個以上臨時停車位。

    作為人防工程,最重要的功能是用于戰時防護,因此,在結構和設備防護方面的建設標準非常高。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人防工程開始逐步從單一的戰時防空,逐漸向平戰結合的方向轉型,其中之一就是改為停車場。

    截至去年8月,本市人防工程已累計為社會提供了約7萬個停車位。這些停車場相當一部分位于大型社區、新城和交通樞紐,方便了市民出行時的停車需求。

    此前北京市民防局曾透露,對人防停車場的收費標準,要根據北京市物業管理有關規定來定價,并不會因建設標準高就在費用上拔高。

    1.5萬新增車位緊鄰居民區

    不僅出行找不到車位,不少住在老舊小區的市民回家也要“搶”車位。市民張先生住在洋橋附近,每天下班開車回家,他都很忐忑。“有時候晚下班三五分鐘,開車到家,小區院里就停滿了。如果停在路邊,就要隨時做好被貼罰單的準備。”

    今年,本市將完成居住區周邊1.5萬個以上臨時占道停車設施施劃,其中朝陽、海淀、豐臺區各完成3000個,東城、西城、石景山區各完成2000個。同時,老舊小區將建設3000個以上的停車位。其中城六區各完成500個車位。配合新建軌道交通站點同步規劃建設駐車換乘停車場,增加1000個臨時停車位。

    “我們一直關注居民停車難的問題,去年本市就動員東城、西城等6個區試點錯峰停車,一共騰出了上萬個錯峰車位。”潘波在回答代表委員咨詢時說,“今年,本市將繼續加大力度,協調更多個車位供市民錯峰使用。”

    參照國外經驗,今年市交通委將研究出臺相關補貼政策,對投資建設停車場給予支持。對于補貼金額和比例,市交通委稱正在研討中。

    新聞背景 

    全市停車位缺口約為400萬

    據統計,本市機動車保有量即將突破500萬輛。現有收費停車位147萬個,還有100余萬個停車位處于無人管理狀態,相當于全市有250余萬個停車位。按照發達國家每輛車平均配1.3個停車位的比例計算,全市停車位缺口約為400萬個。

    相關新聞 

    2.5萬公租自行車將覆蓋9區

    今年,本市公租自行車系統將擴編2.5萬輛。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局長劉通亮透露,覆蓋區域將擴充到9個區,自行車租賃點有望連成片。

    其中東城、西城、朝陽、海淀區各完成5000輛以上規模建設,豐臺、石景山、大興、通州、昌平區各完成1000輛以上。

    自2008年,自行車租賃在京城逐漸興起,但“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主要是當時自行車租賃是由不同廠商經營,不同租車點不能通存通取。而且每家租車廠商都需要辦理各自的租車卡,手續較繁瑣。今后,隨著以政府主導的自行車租賃推廣,市民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就能完成通存通取。

    “今后,一卡通用于自行車租借,只需加裝一款新芯片就可以完成此功能。”劉通亮透露,目前系統正在研發,預計年內可以投入使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