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綜合整治1083棟老舊住宅樓
“十二五”期間,東城區將對建筑面積約366萬平方米的1083棟住宅樓進行綜合整治,工程涉及601個老舊小區。昨日(22日),東城區常務副區長徐熙做客城市管理廣播時表示,目前已為舊城居民選定了朝陽區和通州區的兩處保障房用地。
東城區根據城區的特殊情況,同時對文保區和文保區以外的老舊小區改造做了部署。“文保區以內,我們主要采用人口疏解方式。目前,市政府提供了朝陽區豆各莊、通州區兩站一街兩處地塊,用于建設定向安置房和保障房。在文保區之外,對符合條件的小區都要逐級進行老舊小區改造,進行相關的抗震加固、保溫及綠化處理。”徐熙說。
“在改造過程中,主要要達到這樣幾條標準。首先要達到八度烈度的抗震標準,其次要達到節能標準,再次要改善、治理小區的綜合環境。通過清理小區內的架空線等,拓展面積,有效解決停車難等問題。”徐熙說。(記者 耿諾 實習生 張倩怡)
鏈接
20所幼兒園和26所學校跟著走
“東城的教育資源好,為了下一代,我們搬了,學校千萬也要跟著走啊!”昨日的直播中,有市民表達了外遷居民對教育、醫療等基本配套設施能否跟上的擔憂。對此,徐熙說,在朝陽、通州的安置區,將建設20所幼兒園、16所小學、10所中學,滿足居民子女的上學問題,新建學校都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向外疏解。同時,也會有一部分醫院隨之向外轉移。一定會讓疏解出去的居民也享受到中心區現有的優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