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鐘鼓樓38戶居民簽約搬遷 補償基準價每平44361元

2013-01-07  來源: 北京晚報
[字體: ]

鐘鼓樓38戶居民簽約搬遷

    整個地區征收補償金額總計近4億元 補償基準價每平方米44361元

    早晨8點多,冬日的晨曦灑在古老的鐘鼓樓上。鼓樓和鐘樓中間局促的小廣場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機動車。一群附近平房胡同里的老居民捂著厚重的棉襖,在鐘樓跟前兒踢毽子健身。不遠處的小院兒里,傳出幾段抑揚頓挫的京劇唱腔。除了院墻上一張張白底黑字蓋著紅章的征收搬遷通告,生活似乎一切如常。幾個月后,鐘鼓樓周邊4700平方米范圍內的一切都將改變,老居民將搬離舊居,鐘鼓樓周邊將恢復改建成綠地和廣場。

    去年12月12日,東城區政府將共計240張房屋征收通告和補償方案張貼在待搬遷整治的胡同院墻外。時隔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截止到昨晚的統計數據,已經有38戶居民簽約同意搬遷,整治完成后,鐘鼓樓周邊道路的寬度將被控制在5米以內。記者了解到,此次征收的預算金額將近4億元。

    按照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的規劃,東起鐘樓灣胡同東側,西至鐘樓灣胡同西側,南起鼓樓東大街及鼓樓西大街,北至豆腐池胡同在內的約4700平方米面積將被政府征收,將參考清朝時期的地形圖恢復古老的鐘鼓樓廣場。

    記者了解到,在這個范圍內,緊鄰鐘鼓樓廣場的66個院落將被征收,136戶居民必須搬遷。搬遷期限至2月24日截止,距離現在也不過還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在白底黑字的現場公示上,記者看到,補償的基準價為44361元/平方米。在北四環的芍藥居還可以提供一個經濟適用房指標,每平方米7000元。

    在鐘樓背后的一座小四合院內,東城區歷史風貌保護辦負責人劉景地翻開一本厚重的銅版紙彩色規劃圖冊,指著鼓樓和鐘樓之間一塊黃豆粒兒大小的翠綠色方塊向記者解釋:“看到這塊綠色了嗎?如果按照規劃,鐘鼓樓之間本來就是要建綠地的。”劉景地表示,鐘鼓樓屬于北京市舊城25片保護街區之一,這次整治,將參照清乾隆全圖以及各個不同時期的地形圖來恢復。

    劉景地說,鐘鼓樓周邊的道路最窄的不足3米,鼓樓又是木質結構,十分不利于防火。因此按照消防的等級要求,整治完成后,鐘鼓樓周邊道路的寬度將被控制在5米以內。“這個道路的寬度,屬于非穿越型機動車的設計,基本可以滿足消防需求。”

    網上有說法稱,鐘樓灣范圍內的房屋都是清代建造的老房子,拆除會對其造成破壞。對此,東城區房管局負責人解釋說,搬遷范圍內的房子,最老的房子是民國時候建的,絕大部分是上世紀70年代后翻修改建的。“大家可以實地去看看,相當一部分是違章建設,違建的面積幾乎接近正常的房屋面積。”“已經有居民搬走了。在簽約期間內未搬遷的,按照建設部的統一規定來進行后續工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