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二手房,可以先到市住建委網站上查詢房源信息真偽;遇到個人登記房源的信息,就可能省下一筆不菲的中介費;交易過程中使用監管賬戶,還可以避免房主“一房兩賣”……自5月1日起,西城、海淀、豐臺、石景山、房山、門頭溝、平谷、懷柔、延慶、密云、亦莊開發區這11個地區開始推廣二手房交易服務平臺。昨天(2日)是推廣后的首個工作日,但網站中尚沒有顯示出個人登記房源的信息。
在這個被社會稱為“二手房免費交易平臺”或者“二手房官辦平臺”正式啟動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已經有22套房源登記上線,除了此前就已經試點的海淀區以外,還出現了6套分別來自豐臺區和門頭溝區的房源。
如果點擊這些房源,就可以看到房屋的具體信息,包括核驗編號、所在區縣、小區名稱、建成年代、戶型、面積和擬售價格等信息,其中甚至還包括房屋裝修情況、總樓層和房屋所在樓層等內容。以豐臺區南宮雅苑一套兩室一廳為例,房源核驗信息顯示,這套房源總面積為80.58平方米,樓層為6層樓中的第4層,建成于2004年,房屋為精裝修,擬售價格為115萬元。房屋信息后是經紀機構、經紀人名稱,以及相關聯系電話。
這些房源均來自房地產中介公司。相關業務大廳工作人員解釋稱,由于試點平臺剛剛擴至包括亦莊在內的11個地區,因此個人申請需要經歷房源信息核驗等手續,尚無自然人直接登記名下房源要求出售。
“只要出現在網頁上的房源,都是經過核驗的房源,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真房源。”相關工作人員說,尤其是針對一些中介門店里掛出的“低價房”,市民最好要求門店出示二手房交易服務平臺的核驗信息,確定是真房源后再進行交易。
二手房交易服務平臺主打的是無償服務,包括房源核驗、網上簽約、資金監管等服務,都不收取任何費用。市住建委負責人坦承,政府部門希望依托該平臺嚴格的業務流程,加大監管力度,促進房地產經紀機構規范經營。
新聞延伸
用平臺省中介費要“過三關”
目前,本市要求中介費不超過房屋交易總價的2.5%,再加上一部分中介機構要求收取0.5%左右的“擔保費”,一套價值400萬元的房源,買方要繳納10萬元左右。通過二手房交易服務平臺,購房人可以直接聯系上自行登記房源的房主。如果順利則可以省下中介費,自己到交易大廳申請即可完成全部流程。
5月1日正式啟動后,開通二手房交易服務平臺的試點地區,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會根據房屋登記簿或權屬檔案核查,確認房屋的物理狀況和權屬信息,等到核驗通過并賦予惟一核驗編號后,售房人方可在服務平臺進行房源發布、網上簽約、轉移登記等后續手續。
這就是說,賣房人可以先到區縣房屋交易大廳申請房屋核驗,區縣住建委或者房管局完成房源核驗后,賣房人可憑借核驗編號和驗證碼,在市住建委網站上查詢到核驗結果。
等到“核驗關”通關之后,購房人和售房人就能自行申請網簽。網簽手續同樣可以在過戶大廳中的窗口直接辦理。緊接著,雙方就要通過一套類似于“支付寶”的第三方賬戶監管體系進行交易。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已經有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北京農村商業銀行和浦發銀行10家銀行入圍,可以建立監管賬戶,但不同地區能夠選擇的銀行也稍有不同。二手房買賣雙方需要選定其中一家作為交易資金監管銀行,并存入除了貸款以外的其他房款。
過了“網簽關”,剩下的就是“過戶關”。買賣雙方需要到稅務大廳辦理交稅手續、房屋過戶大廳辦理過戶手續,最終完成房屋交易。此時再到銀行辦理相關手續,售房人就會先后拿到監管賬戶中的購房款,以及后續銀行發放的房屋貸款。
“一般來說,全款購房的流程相對簡單,如果是貸款購房,則需要買賣雙方對貸款流程更為了解,或者委托給相關公司辦理,因此短期內可能不會出現太多跳過中介成交的案例。”北京房協秘書長陳志表示,市場上出現了這種“免費平臺”,意味著給市民進行房屋交易打通了一條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