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ETC用戶已超百萬 2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6103噸
10月底京津冀魯晉ETC聯網
今年10月底以前,京津冀魯晉5地高速路聯網,市民憑ETC卡駕車全程通行,繳費不必停車;9月底,首都機場等7處停車場將安裝ETC系統……昨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系列“低碳出行”措施。
“綠色出行,北京的天將更藍,路將更暢。”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透露,截至目前,本市ETC用戶超百萬,2年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6103噸,并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掛牌交易。這是國內首個ETC減排效益開發案例,也是本市交通領域第一個自愿減排交易成功案例。
本市收費站都有ETC車道
追溯起來,本市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于2008年12月20日全面開通試運行,并試行9.5折的通行費優惠費率。目前,北京市高速公路已全面實現電子收費,ETC車道站點覆蓋率達100%,所有的收費站都至少有一條ETC車道。
統計數字表明,ETC車道通行能力為1000輛/小時,單車道通行能力與人工收費車道相比增加了740多輛。本市2條ETC收費車道約相當于4條人工收費出口車道和1.7條人工收費入口車道的通行能力之和。與人工收費車道相比,單車通過ETC車道的平均延誤減少58秒。據此測算,從2008到2013年,ETC用戶總延誤時間減少約890.56萬小時。目前,北京高速公路電子收費交易量日均為31萬輛次,平均通行比例達到27%,高峰時段達到35%。“每輛車通過收費站的速度約為20公里每小時,司機節省了掏錢、等待找零等過程。”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為民說。
聯網后貨車仍需停車刷卡
2010年9月28日,京津冀實現了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ETC)。今年,這一范圍將擴充到魯晉。目前,京津冀電子收費管委會委托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就山東、山西并入京津冀ETC聯網區域進行的相關研究,對實現京津冀魯晉區域聯網ETC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力爭今年10月底實現五地高速公路聯網ETC統一收費。
目前,北京ETC用戶約100萬戶、天津約5萬戶、河北約16萬戶、山東約70萬戶、山西約12萬戶,隨著兩市三省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的聯網運行,將有200多萬ETC用戶享受便利。這些用戶中半數以上都是私家車主。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區貨車走高速按重計費,因此暫時不能實現收費不停車。“我們會給貨車司機準備一張卡,類似于坐公交刷卡一樣,方便他們快速通過收費站,減少找零等時間。”
市交通委介紹,屆時,地處山西的煤運車輛,隨著5地聯網運行的實施,將更加便捷地把本地煤炭運往區域各處;山東境內的多種特產也將隨著互聯互通的鏈條,分別運往區域各地,極大增加了這些區域內經濟貿易的發展。
6處停車場有望裝ETC
除在高速路收費站,市民在停車場停車時也將可刷ETC卡自動收費。目前,首都機場T1、T2、T3航站樓的相關設備已安裝完畢,T1已正式啟用。
在T1航站樓,車輛進出可直接走ETC通道,系統會自動從卡中扣取停車費,省去停車領卡、交卡、付費的一套程序。張為民說:“停車場的通行速度略低于高速路收費站口,大約為5公里每小時。”預計9月,本市還將新增6處安裝ETC系統的停車場。其中多為大型社區和商業區的配套停車場。
市交通委介紹,每一萬次ETC交易,將節約314升燃油消耗,并減少55.96千克各類污染物的排放。2008年至2013年,本市已累計節約燃油1728.23萬升,分別降低碳氫化合物、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989.99噸、2317.15噸和469.87噸。
相關新聞
電動車是否限行尚無定論
預計到2017年,本市公交車6成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透露,市民購買電動車是否需要搖號,是否需限行等仍在研究中。
目前,本市交通運輸行業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車輛已達5988輛(不含郵政),主要分布在公交、出租、貨運和郊區客運行業。其中,公交車中大約4成都是新能源車和清潔能源車。雙源無軌電車主要運行在103路等中心區線路上;CNG車(壓縮天然氣車)多運行在132路等跨二環至五環之間的線路上;LNG車(液化天然氣車)多運行在1路等沿長安街線路;混合動力車主要運行在320路等跨三環到五環之間的線路上。到2017年,這一比例將再增長兩成。
私家電動車也已出爐。然而,市民購買新能源車是否可以免搖號等,有關部門仍在研究中。業內人士透露:“雖然這種新能源車更加環保,但是仍然占用了道路資源,會加劇本市交通擁堵,最佳的解決辦法是用新能源車替換既有的汽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