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7月15日透露:《北京市推進中小學校體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以下簡稱《計劃》)已正式出臺。2013年秋季開始,北京市將由政府部門出資700萬元,為公辦中小學投保無過失責任險,以減少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內外體育鍛煉和實踐活動的風險。此前,北京市中小學已普遍實施校方責任險,公辦中小學的百萬學生在校體育運動將有“雙保險”。
保險:
保費每生每學年5元
學校無責學生意外也獲賠
近些年來,學校組織體育鍛煉時,盡管體育老師會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防護,但也難免發生意外,這導致體育教師們不敢放手訓練學生。盡管2003年起,本市中小學、幼兒園已有校方責任險,但發生意外后,校方是否有責任常常成為爭議焦點,也直接影響受傷害學生的賠償。為避免這些麻煩,部分學校干脆不再認真組織體育鍛煉,甚至停止春游、秋游。
校方無過失責任保險將使學校組織活動放開手腳,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后顧無憂。市教委后勤處處長張龍介紹,今年政府為公辦學校投保的校方無過失責任保險,其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元,目的在于控制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體育鍛煉和實踐活動的風險。上保險后,當學生在校期間或者參加學校組織活動時發生意外,即使校方沒有責任,也能獲得一定賠償。此外,學生春游、秋游以及上學期間發生意外,也在此險種的賠付范圍內。目前,具體賠付方案已提交保監會待批。
目前,本市公辦、民辦中小學、幼兒園都必須上校方責任保險,舉辦者承擔保費,每生每學年5元。該險種是對學生在校期間或者參加學校組織活動的一種保障,現由兩家保險公司承保,一旦發生意外,并確認學校有責任的話,學生所獲賠償額單人單次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課時:
學生每天都有“體育課”
為學生體質健康建檔
《計劃》明確,除按照國家規定,開足體育課時外,各中小學要將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列入學校作息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學生沒有體育課的當天下午必須安排一節課外體育活動,這相當于本市中小學生每天都有“體育課”。去年,西城區教委已率先要求轄區中小學增設體育活動課,率先實現每天一節體育課。
市教委要求各校科學安排學生在校的一日生活,在課程設置與實施、作業布置與檢查、考試評價與反饋環節中,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今年起,各區縣將開展學生體檢和體質健康測試同步試點,依據實際增加體檢和體質健康測試項目,建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為學生開具“運動處方”。目前,朝陽區教委成立了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分析研究全區中小學生的體檢、體質測試數據,據此評價學生成長發育質量以及學校育人效果。今年暑假,該區中小學還首次給學生留體育家庭作業,十余萬學生將在暑假中完成仰臥起坐、立定跳遠、立臥撐等項目。
設施:
新體育場地須靠近校門
寒暑假體育設施須向社會開放
今年起,本市各區縣將結合《北京市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統籌區域內體育設施資源,提高利用效率,為中小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提供資源保障。
《計劃》要求,各區縣須積極推進“兩館一場”(體育館、游泳館、體育場)標準化建設,新建學生體育活動場地及設施將靠近學校出入口,便于在節假日及寒暑假向學生和社會開放。此外,公共體育場館及運動設施在節假日應向周邊學校和有組織的學生社團免費或優惠開放。新建、改擴建體育場館設施應符合國家及本市有關標準,改建和擴建學校要整合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間,擴大體育場地面積。
各學校要科學安排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切實增強學生的體能,教會學生運動恢復與保護,努力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同時開發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制定特殊氣候條件下中小學體育教學和活動方案,確保學生健康安全參加體育鍛煉。
師資:
為農村中小學
統一招聘體育教師
未來三年,本市各區縣和學校將積極引進優秀的高校畢業生、退役運動員等從事學校體育工作,確保在編制標準內足額配備體育教師,并研究制定體育與健康教師基本專業標準。
今年起,市教委采取統一招聘的形式,重點加大對農村地區中小學校體育教師的引進力度,加強對體育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農村地區體育教師的培訓。
本市還將研究制定保障體育衛生教師待遇的具體辦法,使體育教師在職務評聘、福利待遇、評優表彰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將納入體育教師工作量。
督導:
學生體質連續下降
學校無緣評優
市、區兩級教育督導部門將修訂《北京市普通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明年實施后,體育衛生工作的評價權重將提高到20%。
本市將堅持實施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及高中體育會考,逐步提高中考體育考試項目的選擇性。三年內,全市所有區縣、所有學校的體育工作都將完成評估,評估結果作為區縣、學校教育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三年下降的區縣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優評先中將被“一票否決”。
新聞背景
怕出事,體育課不敢上項目
因為怕出事,很多體育老師上課不敢上項目,用器材,過去很常見的“跳馬”等項目,在如今的體育課上已很難見到。
城區某小學一位體育老師告訴記者,按照大綱,五六年級的體育課應有單杠、“跳馬”等訓練,因為具有危險性,近年來他從不敢在課上進行這些項目。比如“跳馬”時,學生需要掌握分腿騰躍的動作,但有的孩子技術掌握不好,跳到一半心里害怕,就特別容易受傷。還有一些孩子身體較胖,萬一保護不周,也可能發生意外。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旦孩子出事,家長很可能不依不饒。”為避免麻煩,體育老師們就用難度低的項目代替有危險性的項目,例如單杠“一足蹬地翻身上”動作有可能被換成“懸垂”,而“正撐后擺下”動作則可能挪至較低的雙杠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