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作文 > 正文

網上兼職代刷信用多為騙局,是真的嗎?

2015-02-28  來源:央視網經濟
[字體: ]


網絡招聘代刷信譽的帖子層出不窮,“刷客”應運而生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兼職為淘寶店刷信譽的“刷客”應運而生。人們經常會在QQ或者論壇里看到“某某公司招聘兼職人員幫淘寶店主刷信用度”的帖子。那么動動手指刷信譽就能夠賺錢,真的有這種好事嗎?

所謂的刷信譽,就是在客服提供的鏈接網站購買物品,隨后該網站退錢并支付提成

  網友:代刷容易掉入“陷阱”

  前不久,南昌的張女士在網上看到一組招聘兼職人員的信息,上面說用業(yè)余時間刷信用就能賺錢。應聘這項工作只需要具備的幾個條件:準備一個QQ 號,并綁定網銀、支付寶或者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軟件;同時準備一部分流動資金;上午有一定的空閑時間,至于工作地點、男女性別等不限。另外,按刷信譽的商 品價格計算,配有一定的報酬比例。“例如刷100-500元,報酬5元-25元一筆,刷600-900元,報酬在30-45元一筆,依次類推。”

  看完這些條件,張女士覺得自己非常適合,就主動聯(lián)系了對方。對方立刻提供了相應的營業(yè)執(zhí)照,稅務登記,工作證等信息。張女士決定試一試。按照對 方的要求,張女士在網店里購買了一定數額的充值卡,并給了店主一個好評。交易完成后,張女士非常順利的拿到了第一筆傭金。“當時花了300多元,刷完以后 就連本帶利返回了315元。”

  嘗到甜頭的張女士在對方“引誘”下又接下了15單任務,在完成8單投入800元后,因沒有流動資金,張女士希望客服可以把錢和傭金返還,再將剩 余的7單任務完成,但客服以任務沒有完成、不能結算為由拒絕返款。張女士感到有些不對勁,開始在網絡上搜尋此類兼職項目的真?zhèn)翁卣鳌kS后她找到了一個代刷 防騙QQ群,里面的網友聽了張女士的述說之后立即讓她停止交易,稱對方這種行為是典型的詐騙手段。

  通過網友提醒,張女士發(fā)現網絡上存在大量代刷信譽掉入陷阱的新聞,被騙的經歷與自己的相仿,一旦按照對方的要求不斷購買充值商品,最終會被騙幾千到數萬元不等,而且這些所謂的電話充值卡都是無效或者過期的廢卡。知道自己被騙后,張女士立刻選擇了報警。

這種收取費用的網絡兼職都是圈套,市民應提高防范意識,不要輕信,更不要盲目轉賬、匯款

  業(yè)內人士:正規(guī)平臺存在數量極少

  打開QQ群就能找到網上兼職、代刷信用等信息,結果卻是網絡騙局。那么這種代刷信用是否真實存在?記者找到了一個資深網上兼職的自由職業(yè)者小 李。小李說,正規(guī)的網上兼職機構通常都已通過相關的平臺認證,不會在QQ等聊天工具上私聊,收入也不會像大多數騙局那樣有高額的返點。“因為兼職本身就是 為了節(jié)省人力成本,如果公司能夠開出這樣的高薪,就不需要到網絡上找兼職了。”

  另外,要求應聘人員先交培訓費或者入會費,后續(xù)以各種理由讓其交各種費用,這樣的情況大多數都是騙局。網民還需注意,對方要求應聘者自備流動資 金購買虛擬商品,然后返傭金的方式最需要警惕。因為用流動資金拍虛擬物品很難申請退款,到時候錢打過去很難從交易平臺中心申請退款。

  小李還告訴記者,當大家發(fā)覺交易中存在異常后,騙子都會出示其正規(guī)營業(yè)執(zhí)照及身份證照片,以打消受騙人的疑慮。“其實這些證件都是臨時偽造的,不具備任何可信程度。”小李說。

面對金錢誘惑,要三思而后行

  律師:代刷信用可能存在違法

  南昌翰中春律師事務所余曉春律師表示,用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產,且數額較大,可以被認定為詐騙罪,而幫人代刷信用的行為可能涉嫌消費欺詐乃至不正當競爭,廣大網民如果明知故犯也需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前期刷單數量少,通過返現取得對方信任,后期刷單量大了就會突然消失”南昌市網監(jiān)支隊民警發(fā)出提醒。“網上‘兼職刷信譽’信息大多是騙局,千萬不要輕信,遇到騙局更要及時報警。”

  由此可見,網上的確存在可兼職代刷信用的業(yè)務,但是大多數都是不法分子從中察覺到潛在的“商機”從而架起的詐騙騙局。與此同時,即使在正規(guī)的代刷信用平臺,也可能涉嫌消費欺詐或不正當競爭,廣大網民對此需謹慎。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