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家養老立法實施一年了,醫養融合勢在必行。但現在養老機構醫養融合的功能薄弱、設施不全等問題仍然突出。” 正在召開的北京市政協會議上,加快推進醫療與養老融合,更好保障老有所養和老有所醫的呼聲不斷。
北京市政協委員時念洋認為,醫養融合是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居民家庭,與養老資源相互整合,以滿足老年人的醫療需求,從而提升養老整體服務水平。
“醫養融合養老機構的醫保落實難阻礙了養老新模式的發展。”北京政協委員李艷華說,醫療機構可實行醫保,但大多數養老機構不能,以至于部分老人長期在醫院“押床”,加劇了醫療資源分配緊張。
受訪委員建議,在養老機構中設立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建議在獲得執業許可后即可獲得醫保資質,并且使醫養融合與商業保險全面嫁接。
時念洋呼吁,為老年病人轉診提供綠色通道,即推進綜合性醫院與老年病醫院、護理院(站)、老年康復機構、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等之間的轉診與合作,同時積極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北京市政協委員余立新建議,建立居民醫療養老健康服務平臺,構建基于“互聯網+”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一些大的養老社區大多建在郊區,呼吁建立一些二甲醫院,既可方便老年人就醫,同時對社會公眾服務,解決醫療資源不均等問題。”李艷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