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玉淵潭東西湖六年再通航 成三環內最大游覽水域

2016-03-17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玉淵潭新建的“中堤橋”昨天通航,市民得以劃船暢游東、西二湖。新“中堤橋”不僅提高了玉淵潭的行洪能力,也讓東、西二湖6年后再次“聯手”,而玉淵潭得以恢復京城三環內最大水域的江湖地位。

    玉淵潭有長達6年的時間東、西湖不通航。2009年起,地鐵14號線下穿玉淵潭湖底,為配合施工,東湖水被排凈。14號線竣工后,新中堤橋開始修建,17個月完工,昨天正式投入使用,市民劃船可以從橋下穿行,暢游整個玉淵潭。這也意味著,東、西二湖在斷隔6年后再次通航,湖面游覽面積超過了著名的北海公園,成為京城三環內最大的游覽水域。

    新中堤橋在老中堤橋基礎上重新建設,為仿明清時期“北方官式”拱橋建筑風格,有五個橋孔,很像頤和園十七孔橋。橋長82.2米,大約為十七孔橋的一半多長,寬8米,與十七孔橋同寬。橋上有92根望柱,是蓮瓣石榴頭造型,欄板采用的三幅云透瓶圖案,橋的東西兩側每個橋孔的上方都有青白石制作而成的戲水獸。

    該橋的開通,不僅連通東、西湖面,打通南北交通,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整個玉淵潭的行洪能力。玉淵潭本是京西重要的行洪通道,昆明湖的水經玉淵潭流入南護城河。但此前凡遇大雨,西三環西側水域總有要“淹”的危險。水利工程人員來勘測,發現竟然是老中堤橋太窄,影響了行洪能力。老中堤橋1991年建成,只有30米長。此次修建新中堤橋,延長了50米的行洪通道,使得橋孔洪水通過量為原來的6倍,雨季時能保證洪水迅速通過,避免雨洪對堤岸構成破壞。

    此外,新建成的中堤橋還連接了著名的中堤景區,今后游客觀賞櫻花再不用繞整湖而行,同時,還可以從湖中觀賞到“千米櫻堤”的盛景。

    據悉,玉淵潭公園東西兩湖共有四個游船碼頭,為市民提供電瓶、腳踏、黃鴨、單雙輪等13個船種670余條游船,是目前擁有游船最多的公園。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