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2016年上半年調整疏解25家商品交易市場

2016-07-2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體: ]

 不予新設立業務達2170件 關停退出污染企業174家

        不予新設立業務達2170件、關停退出污染企業174家、疏解商品交 易市場25家……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落實、加快推進的關鍵一年,2016年上半年本市堅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 核心功能,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

        調整疏解25家商品交易市場

        2014年本市制定出臺《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去年新修訂的 禁限目錄,再次提升禁限標準,超一半行業被禁限。兩年以來,本市一直嚴格落實禁限目錄,上半年全市不予辦理的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2170件。自2014 版目錄發布以來,累計不予辦理工商登記業務已達1.5萬件。

        今年,一般性產業的疏解力度也在持續加大。上半年,本市累計停產了 174家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制造業企業,其中完成退出的有98家;調整疏解了25家商品交易市場,其中拆除市場9個,疏解商戶9318戶,涉及從業 人員19196人;清退轉型升級16個,疏解商戶2946戶,涉及從業人員10384人。

        另外,本市還研究制定了城六區重點區域統籌疏解治理和產業提升的初步方案,城六區以點帶面聯動疏解,如西城區的動批天皓成市場、海淀區的“e世界”等,都將轉型成為金融創新中心。

        明年西城全部完成批發市場疏解

        關于核心區的產業疏解,“動批”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標志事件。截至目 前,動物園地區批發市場已經累計完成9家市場、24.3萬平方米的疏解升級,其中撤市16.3萬平方米,升級8萬平方米。今年,西城區將基本完成“動批” 和天意市場(阜外店)的疏解,全面啟動官園批發市場、萬通小商品市場等疏解,同時推動馬連道地區市場主體及周邊業態轉型升級。

        到2017年,西城區全部完成區域性批發市場疏解任務。疏解之后的“動批”,將實現新業態聚集,主要以科技、金融、設計和公共服務類業態為主。

        昌平“五管”壓減流動人口8.1萬人

        “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市發改委主任盧彥對于人口調控的原則,如是總結。未來,本市將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以強化人口服務管理,優化人口布局,不突破2300萬的“天花板”。

        作為全市唯一人口倒掛區,昌平區探索了一條成功的人口調控機制,建立 了以“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集體經濟合同、管低端產業”為核心的“五管”工作體系。截至目前,昌平區制定出臺了疏解功能、調控人口、加強社會治理等 方面的政策文件30個,10類專項臺賬動態掛賬9164項,已銷賬6679項,銷賬率達到72.9%,壓減流動人口8.1萬人,提前實現“時間過半、任務 過半”目標。

        今年下半年,昌平還將在促進本地勞動力就業創業、整合公益性崗位開展 網格管理、健全人房業動態監測體系方面探索創新。同時將倒排10類專項臺賬銷賬進度,重點督促5個有形市場、22個工業污染企業、33個非法辦學機構、 1656戶無證無照經營商戶的清退工作,確保掛賬項目10月底前全部銷賬。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