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法律門診” 律師“坐堂”
開設“法律門診”,由專業律師定期“坐診”,義務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成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部,5名專業律師專門幫助農民工解決討薪等各類信訪問題……昨天(23日),記者從北京市昌平區了解到,在引導律師發揮社會作用方面,昌平區形成了“一村一居一法律顧問”的工作網絡,全區514個村(居)委會與18家律師事務所82名律師,簽訂了村居法律顧問聘請合同,讓律師帶頭服務,成為村居普法工作與法律援助的先行者。
律師顧問當好村居“法律通”
村居法律顧問在昌平區實現了全覆蓋,今年以來,82名顧問律師為514個村(居)委會提供法律建議620條,參與糾紛調解96件,參與解決信訪突發案件12件,審查合同101份,代理案件19件。
顧問律師協助村(居)委會訂立、完善村規民約,為村居建設、加強和改善村居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在調解糾紛,促進村居和諧穩定方面,法律顧問及時解答村(居)民遇到的鄰里糾紛、婚姻家庭、遺產繼承等各類法律問題,就地依法調處因房屋折遷、勞務合同、群體上訪等引發的矛盾糾紛,引導村(居)民通過正當渠道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法律顧問律師共參與調解糾紛96件,入戶調解20余次。
南邵鎮800余戶居民因施工噪音問題到鎮政府上訪,村居法律顧問律師李艷艷從法律角度與噪音單位積極協商,妥善解決居民關于賠償的各類訴求,最終獲賠40余萬元。
開設法律門診義務提供咨詢
村居法律顧問還創新工作方式,來提高服務能力。比如東小口、霍營、回龍觀司法所攜手北京奧援律師事務所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每周更新法律知識、在線答疑;城北司法所攜手北京市誠實律師事務所在亢山廣場開設“法律門診”,由6名村居法律顧問律師在每月定期“坐診”,義務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為解決農民工討薪難問題,昌平區司法局建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5位律師常駐,從法律層面幫助農民工解決討薪等各類信訪問題。工作站從2007年4月10日建站至今,共接待農民工約2700余批次,涉及36000余人,共幫助農民工討回欠薪7千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