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智慧頤和園 如何把情景帶回家?

2017-10-15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巡檢員登錄巡檢系統,拍攝園內文物,與原圖進行比對,即可檢查文物是否有損壞。

  

  “頤和園是一個立體的園林,有亭臺樓閣,有文物。它與大部分博物館、景點不同的是,游人是在開放的環境下進行游覽,‘真山真水真園林’,很容易就能摸到山石、文物、樓榭。”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下,該怎么實現管理?

  北京市科委支持搭建頤和園網絡虛擬旅游服務平臺、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巡查與展示系統或將給出“完美答案”。

  三維巡檢平臺

  比對檢查文物是否有損傷

  “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巡查與展示系統”建設文物比對實體三維模型,建立和完善基于三維場景的遺產保護巡查管理和展示服務體系。“文物建模后,巡檢人員登錄巡檢系統,可對文物進行實時拍照,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描述,將信息傳到后臺,與原圖進行詳細對比,檢查文物是否有損壞。這樣既能提高管理效率,也能減少因個人認知差異帶來的判斷誤差。”

  北京八億時空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研發基于移動終端的文物現狀信息采集和巡查管理系統,加強對文物的監督巡查,及時掌握文物的現狀,特別是對文物受損等突發事件做出快速的響應處置,改變傳統文物保護人工巡查質量低、實時性差和封閉管理的工作方式,創新文物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的手段和模式,有效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實現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真性保護、合理性利用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

  已完成300余件室外不可移動文物三維模型建設,研發了室外文物三維展示平臺和巡查系統。系統具有文物管理、巡查專題圖、巡查員管理、巡查任務管理、巡查結果管理、巡查信息統計分析與查詢管理等功能。系統已于2017年7月11日開始試運行,截止到2017年9月7日,已巡查文物和服務設施9135次、參與巡查班組15個、參與巡查人數111人次、拍攝文物和服務設施照片11180張,試運行效果良好,為進一步拓展巡查范圍和設施,研發基于三維場景的頤和園綜合巡檢系統,建立“感知頤和園”,提升管理、服務和保護的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文物管理模式融入公園管理

  有效監察全園安全

  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這個巡查項目剛剛實現中期成果驗收,下一步頤和園將把這個系統的管理模式進行推廣,將文物的管理模式融入到整個公園的管理中去。將全園的監控、安防、消防、廣播等一切系統都放入三維模型,提高管理效率,推動管理向深層次的發展。“一個滅火器、一只保潔桶、一個衛生間,都可以投入三維場景,通過一個手持終端的界面得到更有效的監察。”

  頤和園管理處副園長周子牛說,頤和園將在兩年內實現三維化管理,之后將繼續探索“四維化管理模式”。何謂四維化管理模式?周子牛解釋,就是在文保管理的過程中,加入時間的“痕跡”。“過去在古建筑修繕的時候,修件、換件是由檔案記載的,但只是文字或照片的形式。想要把幾十上百年的古建維修老檔案翻明白,還真是個大工程。而隨著立體管理思想的融入,將對古建的每個部件進行三維掃描,構建一個立體的文物模型,將修繕時把相應的檔案鏈接到數據庫里。點擊想要查找的建筑部件,關于它的全部‘歷史’就會自動‘跳’出來,供迅速翻閱,做到可將古建筑隨時‘拆散’管理。”

  虛擬旅游服務平臺

  足不出戶觀賞3600多古建

  “頤和園網絡虛擬旅游服務平臺”項目則利用現代信息、虛擬現實,三維仿真等技術,通過模擬和超現實景的實現,建立基于三維全景和三維建模的頤和園場景,構建頤和園虛擬旅游環境。研發Web3D專用仿真引擎,建設虛擬旅游服務平臺,實現基于網頁的復雜場景實時仿真與交互。提出頤和園旅游景觀虛擬漫游方式,使游客足不出戶,就能在三維立體的虛擬環境中瀏覽頤和園風光美景、領略頤和園悠久文化,有效提升頤和園遺產保護和公眾服務水平。同時探索網上虛擬旅游模式和路徑,為我國虛擬旅游發展愿景的實現奠定基礎。

  據北京八億時空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完成頤和園3600余間古建筑、800余株古樹和頤和園全景的三維模型,構建了頤和園虛擬場景。研發了虛擬旅游專用仿真引擎,建設了頤和園虛擬旅游服務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了頤和園景區的網絡虛擬旅游和VR體驗服務。

  系統具有熱點推介、自動漫游、快速導航、經典路線、線路規劃、導覽導航、VR切換、旅游攻略、組團、積分任務、我的收藏、我的團、我的足跡等功能。

  隨身設備

  把頤和園“帶回家”

  除了讓沒有親自來到頤和園的觀眾也能網上“游園”外,周子牛說,“虛擬旅游”平臺還有其他目的。“頤和園內有些文物是不適合接待大規模參觀的,如佛香閣由于其中的大佛進行修繕而封閉,佛像的金漆由于天長日久有些破損,不適合讓游人進入參觀。又如仁壽殿也不允許進入參觀,游客只能隔著柵欄遠望。這些都影響參觀效果。”通過“虛擬游覽”項目將相應的素材制成VR、AR,游客戴上立體眼鏡,在墻外也能看到室內的文物,身臨其境。

  “我們還將把VR、AR情景融入隨身的設備,讓大家把頤和園‘帶回家’。”周子牛透露,今年年底至明年,全園主要的景點都將作為虛擬景觀被“陳設”在頤和園的門戶或手機網站,“將景點資源變成數字文創產品,把游和玩放進隨身設備,呈現給更多的海內外游客,這就叫‘智慧旅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