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腳下,延慶蔡家河流域生態林生機盎然。
穿越森林進城市、在城市中擁抱森林,這樣的愿景正在延慶變為現實。昨天(8日),記者從延慶區獲悉,延慶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長城腳下的森林城”。按照國家部署,京津冀將形成國家森林城市群,位于京北的延慶,將是重要一城。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有著嚴格的指標考核體系,包括城市森林網絡、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業經濟、城市生態文化、城市森林管理五大類、40個具體考核指標。例如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平方米以上;城區建有多處以各類公園為主的休閑綠地,分布均勻,使市民出門500米有休閑綠地,基本滿足本市居民日常游憩需求等。
“達到這些指標,延慶的優勢條件很多。”延慶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華琨說,截至去年年底,延慶森林覆蓋率達到58.41%,林木綠化率達到70.95%,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240.25萬立方米。區內有媯河生態休閑走廊、官廳水庫生態庫濱帶、北山生態休閑觀光帶和龍慶峽下游森林公園等10萬余畝的“四大生態走廊”,空氣質量連續多年居全市前列,也是全市唯一一個全境都是水源保護地的區,水資源豐富。
王華琨口中的媯河生態走廊是延慶市民最喜愛的城區濱水綠廊之一。上周末,天氣晴朗,位于生態走廊西側、延農路路旁的臺地園里,迎來一撥撥前來賞秋的市民。這里,是萬畝濱河森林公園十五個特色景區之一,面積180畝,意大利風格的雕塑、疊水池、歐式亭,配合錯落有致的柳樹、金銀木,粉八寶景天、一串紅隨風擺動,讓人心情舒暢。家住800米外康安小區的劉新穎是這里的常客,這天,她和家人正散步遛彎兒。“這里有十多個園子,綠色多、風景美、空氣好,離家就十分鐘路程,孩子、老人都愛來。”劉新穎說。
無獨有偶,距離延慶城區西北5公里外,蔡家河流域生態林也是延慶市民的一大休閑好去處。它縱貫蔡家河、張山營鎮下板泉等延慶20余個鄉村,遍植著云杉、油松、元寶楓、欒樹、黃櫨、紅瑞木等85.6萬株喬灌苗木。林地里,萬壽菊、蒲公英、波斯菊、鼠尾草等百花爭艷,與90多種樹木相映成趣,渾然天成,形成了林下大色塊,山水大景觀,花溪呈九曲,彩林繞四園的美麗景觀。“以前,賞景兒都得奔外頭,哪兒能有這么氣派的山水田園風光,F如今,家門口就是,跟住在森林里一樣。”張山營鎮下板泉村村民張建華說。
除了大片的綠,星星點點的綠也在延慶的村莊、社區播種。今年,延慶再創建達標首都綠色村莊6個、首都花園式單位2個、花園式社區1個,讓市民、村民推開家門就能擁抱綠蔭。
“這些只是生態基礎,要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還要更大范圍、更大尺度、更細致地播綠,構建森林生態網絡體系,發動全民植綠、愛綠、護綠。”王華琨說,目前,《北京市延慶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正式通過專家評審,延慶區將嚴格按照規劃,全面展開建設國家森林城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