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陽宗海水污染事件于今日上午在澄江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在沉寂了近七個月之后,這個事件又再度引發了公眾的關注,網友們質疑造成陽宗海污染的“元兇”就只有一家錦業公司嗎?
陽宗海砷污染事件今日公審
陽宗海砷污染案于今日上午8時30分在澄江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由于案情重大,整個庭審時間預計需要進行3個工作日。
網友質疑污染源頭
在云南電視網大有可觀論壇上,眾多網友認為造成陽宗海水體砷濃度超標的罪魁禍首并非只有政府通報的澄江錦業工貿有限公司一家。
網友“zhangsan999”發帖:“2.6萬人的飲水安全被破壞,僅僅抓了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公司的相關企業責任人就能過關嗎?”
網友“大觀樓”說:“耐人尋味的卻是,就是這樣一家硫酸廠,竟一直是玉溪當地政府重視和表彰的重點企業,其主打的一個品牌的硫酸產品,甚至還曾被評為云南省的省級優秀產品,‘遠銷各地’。”在這樣的質疑聲中,玉溪市政府的監管不利成為眾人詬病。此前曾有媒體報道,錦業公司經理李耀鴻去年9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在叫冤,他說,陽宗海旁邊有電廠、鋁廠,還有一片溫泉度假酒店,最終責任卻落到他們一家企業頭上,這樣的結果是無法接受的。另外,32平方公里面積的陽宗海遭受砷污染之后,更有專家擔心對于整個陽宗海的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嚴重后果,又豈是問責幾名企業負責人所能解決的?
錦業公司提出疑點要告政府
2009年2月19日記者獲悉,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業公司)不服澄江縣人民政府行政處罰決定,錦業公司將澄江縣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撤銷澄江縣政府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相關
陽宗海事件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連續6年水質保持優良的陽宗海近日出現砷含量超標,水體嚴重污染已經降為劣五類水質。 2008年6月,環保部門監測到陽宗海水體砷濃度出現異常波動,經初步確定,陽宗海水體砷污染主要來源是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公司。據了解,該公司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未建生產廢水處理設施,大量含砷廢水在廠內循環,由于沒有進行防滲處理,多年積累的砷污染物逐步滲漏釋放,污染地下水,導致陽宗海水體嚴重污染。目前云南省已經采取積極措施處理該事件,但陽宗海水質要恢復到Ⅲ類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錦業公司四大罪狀
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位于玉溪市澄江縣境內,該公司有涉砷生產線3條。據查,3條生產線有4個突出問題:一是主要原料為含砷的硫化鋅精礦。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進廠原料含砷波動大,超過標準10倍。二是原料中的砷在制酸過程中進入循環水。由于該公司未做任何防滲處理的天然水池用作循環水池,滲漏隱患嚴重。三是該公司未按要求建設規范“三防”(防滲漏、防流失、防揚塵)措施的磷石膏渣場,渣場外溢水砷濃度高達19.719毫克/升。四是該公司制酸工藝中產生的固體廢物酸泥、鋅焙燒電塵灰、鋅焙塵,砷含量分別為12063.11毫克/千克、3024.28毫克/千克、1506.17毫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