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福建查含塑化劑食品3808噸 工信部發緊急通知

2011-07-05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福建省有關方面1日透露,自臺灣地區發現含“塑”食品以來,作為與臺灣貿易往來頻密地區的福建積極跟進,已查明從臺灣進口的含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食品共計3808噸,目前已召回584.1噸。

  針對臺灣地區發現的飲料等食品非法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非食用物質的事件,福建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加強對臺灣進口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果醬果漿、膠錠粉類等食品及相關食品添加劑的檢驗監管,深入排查風險隱患。

  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吳秉成稱,從6月1日起,福建暫停進口臺灣方面通報的問題產品生產企業生產的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果醬果漿、膠錠粉類產品和食品添加劑;加大對臺灣進口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檢驗力度,凡發現含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一律不得進口。

  同時,福建加強市場清查,從5月30日起,工商部門對通報的生產企業的問題食品和問題食品添加劑依法開展市場清查行動,檢查食品經營戶29515戶數,檢查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各類市場2266個次,查處含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食品3856公斤。衛生部門檢查餐飲單位6445家,對被查出含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產品進行封存查處,對餐飲環節發現的可疑食品進行監督抽檢。

  福建還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檢查和產品抽檢。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對相關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檢查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89家,飲料、果凍等食品生產企業136家,其他食品生產企業625家,抽取各類食品、食品添加劑樣品620余批次,目前尚未發現福建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庫存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也未發現企業存在采購和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生產加工食品違法行為。福建省衛生廳組織開展的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應急監測,抽檢36份食品樣品進行檢測,也未檢出或未超標。

  今年以來,福建強化市場食品安全監管,1至5月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31.6萬人次,開展執法檢查7.7萬次,查處違法行為2263起,查獲不合格食品97.31噸,其中肉類30.06噸、水產品0.15噸、蔬菜8.01噸,其它食品59.09噸。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防范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污染的緊急通知

  工信部原[2011]30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行業主管部門:

  近期臺灣“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風波越演越烈,發現的問題產品和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身體健康,防范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食品的污染,現將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如下:

  一、各。ㄗ灾螀^、直轄市)工業主管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開展對涉及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排查工作。對轄區內的相關生產經營企業,要依職責、劃區域實施拉網式排查,重點檢查有關生產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企業有無將該類產品向食品包裝材料企業銷售、有關食品企業有無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包裝材料、食品企業有無使用臺灣問題企業生產的“起云劑”、食品添加劑企業有無采購或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等情況。

  二、嚴格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14880-1994)、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9685-2008)、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產品衛生等標準和衛生部公告等相關規定,加強對食品包裝材料企業產品的檢測。

  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主管部門要在本地區食品行業組織開展“講誠信、保質量、樹新風”活動,督促相關食品行業組織切實負起行業自律責任,及時發現行業中存在的問題。

  四、各級工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地區間的信息通報,加強與公安、農業、商務、衛生、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強化聯合執法,發現問題及時通報。

  各級工業主管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從保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角度出發,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全力以赴,及時完成國務院食安辦部署的分工要求。有關自查自檢工作情況于2011年7月30日前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消費品工業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