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北京市民與2005年相比成年人肥胖率增加

2011-11-2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2010年北京市國民體質監測結果昨天公布。與2005年相比,幼兒和老年人體質達標率有所增長,成年人的體質達標率略有降低,農村居民的體質得到改善,城鄉差距正在縮小。此外,本次結果也反映出超重和肥胖率回升等問題,全民健身仍需加強。

    ;本次監測工作自2009年開始籌備,歷時1年半,監測指標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3個方面。市體育局聯合市教委、市科委、市衛生局、市統計局等部門在完成第3次國民體質監測任務的同時,擴大了監測樣本量,進行北京市民體質監測。監測對象為3至69周歲的北京市民,從全市各區縣的118個機關單位、企事業、幼兒園、行政村,共獲取有效樣本20123人。

    城鎮人群體質達標率下降

    與2005年相比,去年成年人體質達標率(85.6%)有所降低,其中城鎮成年人的達標率(87.3%)降低,20至39歲城鎮女性成年人降幅最大,下降了7.4個百分點;鄉村成年人達標率(80.8%)呈增長態勢,40至59歲鄉村女性成年人的達標率(78.1%)增幅最大,達5.8個百分點。3至6歲幼兒體質達標率為98.1%,其中城鎮97.9%、鄉村98.2%,后者增長了2.3個百分點。老年人體質達標率增長了6.3個百分點。

    去年,幼兒多數年齡組的大部分身體素質指標平均數略高于2005年,其中,城鎮幼兒上肢力量增幅最大,增加了5.8個百分點。成年人方面,其柔韌性、手臂力量有所下降,背力和閉眼單腳站立平均數低于2005年,但高于2000年,兩項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其他身體素質項目則呈增長趨勢。老年人的柔韌性持續增長、力量素質有所下降。

    3成多成年人體重超標

    去年,成年人的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35.7%、16.2%,比2005年分別增長了0.6和1.3個百分點。盡管近年來“體重超標”的人群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超過35%的超重率說明該人群的絕對數字不小。在老年人群中,41.9%的超重率和22.5%的肥胖率比2005年分別增長了2.9和0.1個百分點。此外,本市幼兒各年齡組的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指標平均數則較2005年有明顯增加,其中鄉村幼兒體重增幅最大(1.8個百分點),城鎮幼兒坐高增幅最。0.5個百分點)。

    肺活量數據顯示,去年成年人、老年人肺活量平均數都低于2005年,其中40到59歲鄉村成年人和鄉村老年人降幅分別達到5.2和5.4個百分點。自2000年以后,成、老年人肺功能持續降低。

    市群眾體育工作的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對本次監測結果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和研究,為不同人群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有針對性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提高廣大市民的健康水平。

    新聞鏈接

    肥胖近視已成學生健康頑疾

    昨天發布的《2010年北京市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本市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總體良好,城鄉差距正在縮小,農村學生健康水平有顯著改善,肥胖檢出率快速上升趨勢已得到遏制,但仍處在較高水平,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上升。市教委副主任鄭萼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稱,肥胖率、近視率已成為學生“身體不夠健康”的兩大“頑疾”,其中視力不良是最重要因素。

    本次調研是自1985年以來全國第6次大規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由市教委、市衛生局、市體育局共同組織,按照均等抽樣的原則分為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鄉村男生、鄉村女生4個群體進行,調研對象為6至22歲的本市在校大、中、小學生,共計9421人。

    與2005年相比,本市大學男、女生握力、50米跑、立定跳遠、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及男生1000米跑成績均有所下降。這說明,在速度、爆發力、力量、耐力等方面,大學生體質狀況沒有好轉。與此不同的是,本市中小學生在上述項目測試中呈整體提高的趨勢。

    跟此前歷次調研相比,去年本市學生身高、體重、胸圍形態發育水平持續增長,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學生營養不良狀況繼續改善,重度營養不良已消失。相較于2005年,部分學生常見病檢出率呈下降趨勢,而恒牙齲齒患病率卻上升了0.88個百分點。

    去年,本市學生超重率為11.69%,肥胖率為14.06%,與2005年基本持平,總體趨勢仍為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農村。與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下降,女生持平,鄉村男、女學生持續上升?梢,學生肥胖檢出率快速上升的趨勢已被遏制,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據鄭萼介紹,為增強學生體魄,市教委在開展“校園體育一小時”過程中,要求學校在體育課、課間操和課后鍛煉三方面引導學生,每人每天運動總時長不能少于一小時。

    去年,各學段學生視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隨年齡增加視力不良率明顯升高,城市學生明顯高于農村學生,女生高于男生。本市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43.50%、71.89%、81.89%、90.29%,小學生近視率的增長高于其他學段。

    “視力問題困擾全社會,近年來我們已竭力控制近視率的上升速度,但絕對數字還在高位。”鄭萼憂心忡忡地表示,家長普遍缺乏對孩子近視問題的重視。“我們提倡校內‘減負’,但雙休日卻有70%的孩子參加各種各樣補習班,長時間用眼導致眼肌疲勞。”鄭萼說,遺傳因素以及互聯網、手機等通訊方式的普及是視力不良低齡化傾向的潛在成因,“我們在做大量研究,希望出臺對這些電子設備使用的指導性意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