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10月25日下午5時半左右的情景,史卓芳還心有余悸,“飛機在頭上轉了兩圈,巨大的轟響聲讓我感到驚嚇,接著就是刺耳的摩擦聲。”
史卓芳是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登崗鎮浦口村村民,即將正式投入運行的潮汕機場離她家不到50米,飛機起降的跑道位置與之相距不足300米。
10月25日下午,一架南航波音737-800型飛機降落在揭陽潮汕機場跑道上,這是該機場迎來的首架客機,也是第一次試飛。
就在機場因試飛成功淹沒在一片鮮花和掌聲中時,從沒坐過飛機的史卓芳及2000多浦口村村民卻在體驗潮汕機場帶給他們的痛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相鄰的浦下村、方坑村、陳厝洋村的噪音污染也好不了多少,他們與機場跑道的直線距離也非常近。
好在,近日環保部對潮汕機場的叫停給了他們些許希望。
2011年11月16日環保部環境監察局發出了 《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潮汕機場建設工程指揮部)》,該決定書指出,“經我部華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現場調查發現,你單位揭陽潮汕機場工程2005年10月經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復,于2009年6月開工建設。其中占地面積、跑道位置、污水處理廠規模等較環評批復發生重大變更,重新報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變更部分擅自開工建設。根據上述規定,我部決定責令你單位揭陽潮汕機場工程停止建設。”
此刻,距離作為廣東省重點工程的潮汕機場正式運行(12月15日)不足一個月了。
跑道向村子移近兩公里
浦口村民史木光感到很痛苦,除了緊挨機場的一家已停業的小魚露廠,他家是村里離機場最近的一戶。
“機場在建時我們樓上的水泥板都裂了,房子也被他們搞得有點傾斜了,一邊高點,一邊低點。”史木光的兒子說,當地政府沒有過問過。
讓史木光更痛苦的卻是機場的噪聲。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已“領教”過機場試飛時的“威力”了。“差不多試飛了三四次,那些小的直升機噪音還稍小,大飛機的噪音真的很厲害。”
站到史木光家三樓的屋頂平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機場跑道近在眼前,目測距離不足300米。
“以前聽說選址在炮臺那邊,后來有領導過來在山上看了一下,覺得這邊住的人少些,賠償少一些。炮臺那邊的建筑物多,所以改在這邊。”村民陳少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06年,廣東省潮汕民用機場建設領導小組在揭陽市召開了機場跑道位置研討會。對機場跑道位置進行重新優化。優化后的跑道向西北平移了2公里左右。
據新華社的報道,在該次研討會上,當時的專家組組長蔣作舟指出,“雖然土石方量增加,但移民量和拆遷量比原跑道位置減少一半以上,有利于征地移民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機場的盡快開工建設。”
隔壁村一位村民方先生的說法印證了這一跑道優化方案。“跑道原來設計不是現在這個位置。原來一個方案是在靠近山后面,但涉及登崗鎮20多個企事業單位;后來改到這邊,因為這樣只需搬幾個小村,賠不了多少錢,賠償額可能還抵不了一個登崗鎮電信大樓。如果按原來的方案,20多個企事業單位都要搬走。”
此次環保部的 《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中也明確,他們處罰的依據是 “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5年10月1日《關于對潮汕民用機場新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環審〔2005〕808號)”。
也就是說,在2005年原國家環保總局批復后,潮汕機場的跑道位置于2006年重新變更,向浦口村方向橫移了約2公里,與該村距離驟然拉近,但是環評并未跟上。
噪音不止,炮聲不斷
機場尚未正式運行,浦口村民不光領教了飛機起降時的噪音,機場用于驅鳥的煤氣炮也讓他們不勝其煩。
“驅鳥的裝備煤氣炮噪音也很大,晚上‘呯呯呯’,幾乎每天晚上都要驅鳥,那天晚上不到十分鐘就響一次,搞了兩三個鐘頭。”陳少明說。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注冊環境影響評估工程師王志剛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講,高速公路與居民區相距兩三百米,如果沒有隔離墻,晚上噪音都可能超標,機場跑道距居民區如果只有300米,很可能超標,飛機起降對兩邊居民的影響更大。
現行 《機場周圍飛機噪聲環境標準》(GB9660-88)發布于1988年。該標準發布以來,由于技術和管理上的原因,沒有得到很好實施。此標準簡單地把機場周邊地區分為一類區域(70分貝以下)和二類區域(75分貝以上),規定一類區域為特殊住宅區、居住、文教區,二類區域為除一類區域外的生活區。
“機場跑道變更,要重新環評,如果超標就不能通過,如果評審時超標,要看是否把整個區內拆遷了,如果人都走了,就能通過。關鍵要看后面的報告書,要補環評,變更的部分要重新環評,每個飛機都有源強,在現有的飛機場做預測,與我所做的高鐵噪音的預測模式差不多,根據飛機的源強再預測,有個預測軟件,如果超標,那就拆遷,或者把線路再改改,如果通不過,環保部門會要求它停下來,說明這個工作他們(潮汕機場建設方)還沒做。”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所長葛劍敏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
從環保部的那份決定書可以看出,對變更部分的環評,并沒有獲得環保部門的批準,潮汕機場建設工程指揮部就開工建設了。
關于機場環評問題,環保部環科院標準研究所噪聲研究專家張國寧曾表示,“建機場做環評時應該進行環境影響分析。在一定的飛行航線和架次條件下,機場周圍哪些區域的計權等效連續噪聲級(LWECPN)≥75分貝、哪些在75分貝和70分貝之間的、哪些是在70分貝以下,這些分貝的等值線圖就確定了影響范圍,以及是否允許住宅等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存在。如果飛機改變或擴大航線,噪聲影響的區域肯定會隨之改變,應該重新分析、評價其環境影響,根據評價結果,確定哪些要搬遷、哪些要補償,應該有明確的結論。”
此次,環保部對潮汕機場的兩項行為判定違法:一是跑道位置更改環評未批復便開工建設,二是其占地面積及污水處理廠規模等較環評批復發生重大變更也未獲環評批復便進行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公開信息了解到,潮汕機場總用地面積占地5081.7畝,總投資40.64億元。對于占地面積變更前的數據,記者分別聯系揭陽市政府潮汕機場建設辦公室和廣東省機場集團,都未獲得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