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英語城”引發爭議 政府發言人確認該項目未獲批準
北京密云縣政府發言人19日表示,近日在網絡引發熱議的“英語城”項目政府有關部門論證,未予批準。
該發言人表示,“英語城”是一家企業擬在密云投資開設的英語培訓基地,旨在提高英語培訓效果,基地內實行封閉式、全英語環境的情景模擬式培訓,一律用英語交流。
當地媒體日前報道,在密云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密云縣縣長王海臣透露將打造一個封閉式的“英語城”,進城的游客將手持“護照”然后蓋章,進城之后不允許說漢語,說漢語會扣分。
當天“英語城”相關報道的轉載量就超過了一萬多人次,眾多網友紛紛發出質疑之聲。
“聽說密云要建英語城,典型的好大喜功,崇洋媚外工程,現在的中國人為啥越來越沒有自信了?”網友“河北云峰”在新浪微博上說。
新浪微博認證用戶吳衛華對此事評論道:“密云擬建英語城,不讓說漢語,我們習慣用‘抓’的方式解決問題,不過,文化、精神的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難免容易抓空,淪為笑談了。”
面對網絡眾多否定的聲音,有專家稱網民對此事件存在“過度解讀”,規劃“英語城”沒有必要與“崇洋媚外”等概念相掛鉤。
社會學家周孝正說,該項目如果僅僅是“商業行為”,若在合理合法的范疇內,就是可以允許的,不應被指責。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侯毅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分析說,“英語城”是把英語作為一個賣點,大概是要讓游客到了這個地方就感覺像到了真實的語言環境中一樣。
“這就像‘過家家’,多種游戲元素讓這個‘英語城’很好玩,但對促進人們的英語學習意義不大,現實中似乎也不太可行。”侯毅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