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洞庭湖江豚44天12頭死亡 專家稱進入快速滅絕期

2012-04-17  來源: 紅網
[字體: ]

 

 “遷地保護或是最佳選擇”

  董黎軍博士介紹,江豚研究界有一個理論叫“1:4”,由于江豚都是群居家庭生活,如果一頭江豚死亡,就意味著其他3頭的生命也受到嚴重威脅。根據這一理論,洞庭湖死亡或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江豚數量將遠遠超過12頭。

  董黎軍說,根據相關理論,物種的滅絕要滯后于環境的惡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數量緩慢下降、快速滅絕、艱難維持。如今的江豚已經進入快速滅絕期,如果到了第三階段,盡管在很大范圍內偶爾還能發現江豚的存在,但它的數量已經不足以維系物種的延續,它的命運也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滅絕。

  “如果環境好轉,沒有人類活動干預的話,江豚還有希望。否則誰也沒辦法。”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方亮說。他介紹,目前對江豚的保護主要有三種方式:人工飼養、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隨著長江環境的惡化,遷地保護是唯一辦法。”方亮說。

  世界自然基金會官員:

  保護江豚就是保護環境

  瀟湘晨報:目前我國江豚的生存狀態如何?威脅江豚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長沙項目負責人韋寶玉:白鰭豚已經功能性滅絕(數量非常稀少,以致在自然狀態下基本喪失了維持繁殖或生存的能力),我們希望江豚不要步白鰭豚的后塵,能夠為白鰭豚延續“長江女神”這個稱號。江豚在洞庭湖的生存狀態非常危險。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食物資源非常匱乏,二是受到水質污染的影響。此外,挖沙破壞了河床,而河床是江豚繁殖的地方,洞庭湖行船太密,螺旋槳很容易傷到江豚。

  瀟湘晨報:江豚連續死亡意味著什么?

  韋寶玉:江豚是旗艦性物種,如果江豚連續死亡或者滅絕,將引起一場生態災難,因為作為食物鏈的頂層,不適合江豚生存的地方,肯定也不適合其他生物生存。長江中下游各地均發現了江豚死亡,說明長江中下游已經面臨著環境危機。

  瀟湘晨報:保護江豚的意義和緊迫性體現在哪里?

  韋寶玉:一句話,保護江豚就是保護環境。

  在保護江豚方面,政府要起主導作用,摸清江豚死亡的原因,及時開展一系列保護措施。普通老百姓不要冷漠,江豚的生存跟人類并非沒有關系。呼吁大家參與江豚保護的志愿行動。

  洞庭湖漁業資源在下降

  洞庭湖的漁業資源正在枯竭。岳陽市畜牧水產局下屬漁政管理站書記盧益衛介紹,每5年,洞庭湖的漁業資源下降10%——15%。以漁民收入為例,上世紀90年代漁民的年收入可達3—4萬元,近幾年,漁民的年收入不到1萬元。 岳陽今年2月立起江豚保護區界碑,還未真正運作

  江豚保護協會:應建問責機制

  在長江的另一邊,湖北石首市建立了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這一保護區發展狀況良好,江豚的數量已經超過40頭。不過目前湖南并未成立一個江豚保護區。

  “石首一個縣級市比湖南先行20年,我們岳陽的江豚保護進退維谷。”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徐亞平說。

  其實,早在2001年,國家農業部就制訂了《長江豚類保護行動計劃》。目前,長江中下游已有湖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建立了6個江豚自然保護區。2005年,農業部撥專款350萬元要求岳陽建立“東洞庭湖長江江豚市級自然保護區”。記者在洞庭湖邊看到,直到今年2月,有關部門才樹立了“岳陽市東洞庭湖江豚自然保護區界碑。”徐亞平說,這個所謂的保護區僅僅停留在紙上,并未付諸實施。

  岳陽市畜牧水產局下屬漁政管理站書記盧益衛介紹,國家下撥的?钜呀浀轿,并購買了執法船只、車輛、辦公設備,但是由于地方配套資金遲遲沒有到位,因此保護區還沒有真正運作,也沒有通過農業部驗收。

  盧益衛稱,他們的工作開展也有難處,除了江豚保護,他們還要負責執法檢查、漁業資源統計等,應成立一個專門的江豚保護機構,解決編制經費等問題。此外,盧益衛還建議,各級地方政府應把對江豚保護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而在民間,江豚保護的處境更為尷尬。

  徐亞平說,一方面,民間組織沒有執法權,沒有經費支持,沒有一整套機制維持協會的長期運行;另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在保護江豚上的主體地位沒有發揮,導致重擔全部壓在民間組織上,因此岳陽的江豚保護非常滯后。

  徐亞平認為,當務之急是迅速查找江豚死亡的原因,控制群死局面,否則將導致一場人類無法感知的生態災難。

  “經常能看到江豚死亡的消息,但是從來沒有聽說某位責任人被追責,這不合適。”徐亞平呼吁,應建立一種江豚保護的問責機制。

  [小檔案]

  江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漁民稱為“江豬子”,智力相當于大猩猩。它是一種以吃小魚為主的水生哺乳動物,每胎只產一仔。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以洞庭湖、鄱陽湖以及長江干流為主。

  資料顯示,2006年,由中外七國科學家聯合參與的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的數量僅有1200至1400頭,只相當于1991年種群數量的一半。其中,洞庭湖江豚數量在150頭至200頭之間。根據今年1月份聲納與目視結合的調查統計,洞庭湖的江豚數量只有85頭,鄱陽湖的江豚數量在300—400頭之間。江豚的數量已少于大熊貓。

  4月16日,岳陽市某魚市場,從冷凍倉庫取出來的兩頭江豚尸體將被運到武漢解剖。

洞庭湖邊的“岳陽東洞庭湖江豚自然保護區界碑”。

長江接連發現江豚死亡,解剖發現消化系統無食物殘留

洞庭湖44天12頭江豚死亡

  從3月3日開始,洞庭湖連續發現江豚死亡事件,截至4月15日,已經有12頭江豚死亡,其中有9頭集中在一個星期內被發現。不僅是洞庭湖,鄱陽湖近期也發現江豚死亡,尸體解剖發現,這些死亡的江豚大多有一個共同特點:消化系統里沒有任何食物殘留。

  盡管死因尚未明確,但解剖專家分析,導致江豚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三個:感染傳染性疾病、中毒、餓死。“白鰭豚已經功能性滅絕,我們希望江豚不要步白鰭豚的后塵”,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沙項目負責人韋寶玉表示。

  一周發現9頭死江豚

  4月14日,是洞庭湖江豚的哀傷之日。

  14時許,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徐亞平接到消息:洞庭漁都附近開餐飲船的陶九九在太平咀附近發現一頭死亡江豚。15時24分,江豚被抬上岸。這頭江豚長1.63米,胸圍長1.1米,雌性,是3月以來發現死亡江豚中最大的,已經高度腐爛,頭部有明顯的傷口。

  16時許,有漁民報告:“有一頭死亡江豚正運往洞庭漁都!”17時許,第2頭死亡江豚被運上岸。這頭江豚長約1.3米,胸圍0.9米,同樣是雌性。

  18時45分,又有漁民電話報警:太平咀有一頭雄性死亡江豚。這是當天發現的第3頭死亡江豚。其中14時發現的雌江豚懷有一頭雄性小江豚。

  此前,3月3日發現一雄一雌兩頭成年死亡江豚,母江豚肚子里還有1頭未出生的小江豚;4月9日,發現1頭雌性死亡江豚;4月12日,洞庭湖大橋以北600米處發現2頭死亡江豚;4月13日和15日,分別發現1頭死亡江豚,1雌1雄。

  目前,這12頭死亡江豚中3頭因尸體高度腐爛,被就地深埋, 2頭隨水流沖走沒有打撈上岸,另外7頭將解剖進行死因分析。

  中科院武漢研究所將分析死因

  4月9日,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會員、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獸醫副教授謝擁軍對其中3頭死亡江豚進行了解剖。謝擁軍介紹,這些江豚身上沒有致命外傷,但它們的消化系統中沒有任何食物殘留。

  這一特征與鄱陽湖死亡的江豚高度相似。據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鯨類保護生物學科組博士董黎軍介紹,他解剖的三頭鄱陽湖死亡江豚,消化系統中也沒有發現食物殘留。

  昨日下午,2頭未解剖的江豚以及一頭已經解剖了的江豚標本被運往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進行死因分析,記者昨晚已趕到武漢跟蹤此事。在解剖報告出來之前,江豚的死因尚無定論。不過謝擁軍根據腹中無食物這一特點推測:要么是遭到傳染性疾病侵襲,要么中毒,要么是餓死的。

  在一頭已經死亡的江豚口中,還有一條小魚。專家分析,江豚進食一般是把魚直接吞進去,可能江豚覺得腹中不舒服,就將這條小魚吐出來,但還沒完全吐出,自己就死了。目前,這條小魚也被送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進行毒理分析。

  岳陽市畜牧水產局下屬漁政管理站已派人在洞庭湖進行巡邏,以防其他江豚出現危機;該局下屬的漁業環境監測站正在對水樣進行檢測,預計5天后出結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