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女性健康 > 正文

每天坐6小時以上死亡風險高? 專家稱久坐易致病

日期:2012-04-10  來源:揚子晚報
[字體: ]

  每天坐6小時以上會早死?最近在新浪微博上,一條“健康提醒”被網友瘋轉。微博宣稱,“美國癌癥協會發現,與每天保持坐姿3小時以下的女性相比,每天坐6小時以上的女性死亡概率要高出37%;男性每天坐6小時以上,則比坐3小時以下者死亡概率高18%。”這些言之鑿鑿的數據嚇壞了不少網友。帶著網友的疑問,記者向多位專家求證。專家表示,久坐的確會導致椎間盤疾病等一系列問題,不可輕視。

  真有這樣的案例

    臺灣男子坐了22個小時猝死

    南京也接診了多名久坐引起腰椎錯位的患者

    據臺灣媒體報道,一位34歲、體重上百公斤的陳姓機械工到網吧上網看小說,連看1天1夜,店員說他22小時幾乎維持相同姿勢。凌晨狀似仰睡猝死,店員以為他在熟睡,直到他手指變色才驚覺不對。法醫分析體胖和熬夜是陳某猝死主因。臺灣專家分析說,久坐族長期缺乏活動,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粘稠度增加出現血栓,漸擴至心肺猝死,也就是俗稱的“經濟艙綜合征”,尤其是過胖者為高危人群。

    揚子晚報記者最近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了解到,該院中醫骨傷科最近接診了不少患者,看癥狀好似泌尿系統疾病,檢查后才發現原來是腰椎移位。市民張女士(化名)便是久坐引發腰椎移位的患者之一。最近一個月來,她總是感覺腰部酸痛,尿頻、尿急,甚至每隔半小時就想上廁所。最后醫生找到了病因,原來,張女士是因為長時間久坐,且坐姿不正確而引起了腰椎的輕度移位。

  還有相關的研究

    研究表明久坐危害等同吸煙

    久坐致代謝紊亂,無論運動與否都會減少壽命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7日報道,著名醫學期刊《內科學文獻》發表文章稱,一項對22萬人進行的研究顯示,成年人若每天坐11個小時,無論他們不坐著的時候做多少體力活動,三年內將比平均每天坐4小時的人死亡幾率大40%。這項研究稱,將個體的運動量、體重和健康狀況加以綜合考慮,風險仍然存在。據報道,久坐的人往往腰圍更大,體內膽固醇、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更高。

    在2010年,《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發表了一項瑞典、英國、美國的研究人員歷時10多年,跟蹤了1.7萬人做出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一個人無論平時是否定期鍛煉,坐得太久都會增加患病的幾率,大幅減少壽命,最終“坐以待斃”。項目研究負責人、瑞典運動健康科學學院研究員埃克布洛姆·巴克說,這是因為連續坐了幾個小時后,身體就會釋放“負面信號”,體內負責調節葡萄糖和脂肪的基因就會停止工作。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醫生Jame Levine將長期坐著稱為“久坐病”,認為因久坐而不斷涌現的惡果和吸煙廣為人知的害處相當。“一項研究顯示,和每天坐在電視前不到兩個小時的成年人相比,那些每天在電視前長坐超過4個小時的成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80%。”Levine表示,“解決之道是少坐、多動。單單站立消耗的卡路里就是坐著的3倍。肌肉收縮引發和脂肪、糖分消耗的相關過程。當你坐著,肌肉收縮是停止的,這些過程也停止運行。”

    國外一些大型企業,已經意識到久坐給員工健康帶來的風險。如美國谷歌公司和德國寶馬公司的辦公室,都允許員工把健身球當椅子。因為坐這種球時,身體需要不停地動以保持平衡,能避免久坐不動帶來的危害。
 -記者追訪

    久坐易導致3大類疾病

    1深靜脈血栓

    久坐+蹺二郎腿,形成血栓有猝死風險

    在新聞中,奪去臺灣男子性命的是“深靜脈血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為何能殺人于無形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秦永林博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人的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縮來輔助,久坐久站肌肉收縮減少,使得靜脈的血液流速減緩,就可能在下肢出現血液凝聚而形成血栓,臨床上稱為“深靜脈血栓”形成。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因剛剛形成的血栓容易脫離靜脈壁,隨血液回流入右心室,加之右心室收縮,將其推入肺動脈,從而會發生一系列的癥狀,甚至會導致猝死,臨床上稱為“肺栓塞”。“血栓形成因素主要有三,一是血流速度減慢,二是血液的粘稠度高,三是血管本就有損傷。”秦永林博士說,在一些工作中要求保持長時間站立、坐位姿勢使得血液回流速度減慢,加上一些人忙了一上午都來不及喝水,導致血液粘稠度高,時間久了對腿部血管危害很大。有研究顯示,每天固定一個坐姿在辦公桌前坐3小時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是其他人群的兩倍,每多坐1小時,血栓的風險會增加20%。

    還有些人喜歡蹺“二郎腿”,這也是非常不好的習慣。秦博士解釋說,蹺二郎腿相當于變相壓迫了靜脈,靜脈壁本來就很薄,只有動脈壁的1/3到1/4,受壓之后會影響血液的回流,增加靜脈血栓發生的幾率。

    秦永林博士說,這種病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經濟艙綜合征”,在臨床上醫生發現,乘坐飛機旅行中,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情況比較多,所謂“經濟艙”其實也和狹窄的座位導致長時間肢體活動受限有關。說白了,就是久坐不動、不改變姿勢造成的。

  2 椎間盤疾病

    坐一天,會“變矮”三公分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骨傷科主任屈留新說,從力學角度而言,站立時人體對椎間盤的壓力大約是平躺時的2倍,而長時間保持坐姿對椎間盤的壓力則是平躺時的3倍。“不少人都認為,‘坐著’是一種休息,事實上長時間的‘坐著’對脊椎的壓力是最大的。”屈留新解釋,因為久坐時的過大壓力,會導致椎間盤變薄,椎管狹窄,出現血液循環慢,血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椎間盤對于人體到底有多重要?屈主任舉了個例子,人在每天早晨起床時身高是最高的,但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再量身高,會發現矮了3厘米左右。“身高不會縮水,這個3厘米的差距便在于椎間盤。”因為脊椎內的供血也要依靠椎間盤提供,長時間的久坐,對人體傷害極大。

    在門診時,屈主任收治的患有頸椎病或是椎間盤突出的病人占到了80%。“人到30歲之后椎間盤會逐步老化,所以加強鍛煉,不要長時間久坐,

    對辦公室白領而言尤為重要。”屈留新表示,久坐傷身,但其實只要適時“動起來”,久坐的負面影響還是能夠減少的。“坐下的時間超過50分鐘,就應該及時站起來活動一下,或者利用上廁所、倒水甚至是接電話的時間給自己換個姿勢。”

    3 生殖泌尿系統感染

    的哥久坐導致前列腺問題多

    “到了這個季節,我們門診收到的陰道炎病人一下子多了不少。”南醫大二附院婦產科陳延東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門診上陰道炎病人的增加和“格子間一族”的久坐不動有著很大關系。

    南京的春天來得很快,女性們愛穿包裹得比較緊的內衣。長時間坐著不透氣,便容易出現霉菌性陰道炎等婦科問題。同時因為久坐后血流不暢,也會出現盆腔淤血等癥狀。

    除了排出“毒素”,尿液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沖刷泌尿道,這對預防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有重要意義。所以久坐不動不及時排尿,女性也容易出現尿路感染。

    而醫院男科門診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看前列腺疾病的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有車一族和“的哥”,其問題就出在“久坐”上。久坐時,人體上半身的重量全壓在下半身,位于會陰部的前列腺深受“重壓”之苦,容易導致前列腺血液循環不好,代謝產物堆積,使得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暢,造成前列腺慢性充血,進而引發前列腺炎。

  -專家支招

    站著接電話 多爬爬電梯

    專家建議,對付久坐最好的辦法就是時常“站起來”。為此專家們為大家支招,如何在格子間有限的空間當中舒展和運動。

    1、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特聘專家、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副教授李靖告訴記者,寫字樓中的白領可以將乘電梯改為爬樓梯;在走廊當中快步走;有條件的話,可以利用中午的時間跳跳繩。但這樣的“有氧運動”至少要堅持15到30分鐘。

    2、久坐的人記住:每坐一小時,您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伸伸懶腰、擴擴胸;走動走動上一趟衛生間,也是一舉兩得;打電話站起來,雙腳輪流支撐身體、轉換重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耗更多熱量。李靖副教授說,在格子間可以適當做一些頸椎和腰椎的活動,如頸部前屈、后伸、左右側曲,頭部旋轉。

    3、如果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避免久坐久站,做一些小的動作也可以幫你預防深靜脈血栓。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秦永林博士說,坐的時候,最好經常把腳尖踮起,腳后跟抬起來離開地面,不斷收縮小腿肌肉,把血液向心臟方向推動,有助于血液循環。還有一種類似踩縫紉機踏板的小幅度腿部運動,左右腿交替進行,每隔一個小時做一次。有條件的可適當把腿抬高,并用手拍拍腿部或做簡單按摩。另外要記得大量飲水,促進血液循環。

    4、長途駕車時,最多兩小時要停車休息一下,下車走動走動。

    5、學生學習壓力大,在書桌前坐的時間過長,希望家長和老師注意到這一點,糾正孩子不良的坐勢和久坐少動的不良習慣。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