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事故的陰云似乎已經遠去,在芬蘭小島和法國偏遠農村的地下深處,為解決核廢料處置問題,基礎建設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目前全球大部分核廢料都在地表進行處置,而芬蘭、法國和瑞典計劃在幾百米的地下深處建設世界首批核廢料永久存放地點。
據路透社報道,芬蘭已經在翁卡洛(Onkalo)啟動建設,計劃能夠容納100年的核廢料,保存時間至少為10萬年,遠離人口、水災、火災和其他風險的影響;法國計劃在布雷(Bure)建設類似的項目。
過去三十年來,人們就如何處理核廢料提出了幾種方案,包括將其運往太陽,埋藏在北極和存儲在海底等。核廢料專家阿爾瓊?梅基耶尼(ArjunMakhijani)表示,在地質構造內處置核廢料的方案成為公認最佳方案。英國地質調查局放射性廢物專家理查德?肖(RichardShaw)也認為,深層地質處置是管理核廢料的安全方式。
然而路透社表示,從長遠來看,核廢料地質封存的風險難以計算。據國際原子能機構估計,2010年全球核電廠排出的乏燃料總量已經上升至34.5萬噸,比10年前增長了50%。由于儲存的放射性廢物的危險性長達幾千年,因此核廢料的維護工作將花費很長時間,直至能夠保證永久處置。
芬蘭的環保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如何確保翁卡洛的安全性,氣候和地震變化都有可能導致廢物泄露,污染地下水。但承建翁卡洛項目的Posiva公司表示,項目所在的基巖非常堅固,即使發生地質變化,存儲的乏燃料仍將保持安全,且如果發生意外,其對地面人群的影響也很小。
翁卡洛的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之中,總成本達33億歐元,將從2020年起開始儲存來自芬蘭核電廠的核廢料。芬蘭目前有4座核電廠,為了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2020年將增加到7座。(1歐元約合8.01元人民幣)
法國計劃從2025年起在布雷儲存核廢料,但存儲設施的建設工作仍未展開,該項目還處于公眾論證階段,預計建設工作將于2017年啟動。法國新當選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coisHollande)承諾在2025年之前減少法國對核能的依賴,但目前19座核電廠為法國提供了75%的電力。
分析師認為,在奧朗德的五年任期里,法國對核能的依賴將不會發生太多變化。法國的地下核廢料埋藏項目也將持續進行。在當地居民中,法國的反對聲超過芬蘭,但目前也逐漸減弱。
法國國家放射性廢物管理機構的官員表示,耗資350億歐元的布雷項目如果成功,將成為其他國家的模板,提供巨大的商業機會。
相比之下,美國政策制定者對于在何處掩埋核廢料一直爭論不休。內華達州尤卡山核廢料地下存儲場所的評估已經花費了美國政府150億美元,但奧巴馬在2010年將該計劃束之高閣,并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重新審查該問題。該委員會得出結論表示,美國應該效法芬蘭,尋找新的核廢料埋藏地點。(1美元約合6.32元人民幣)
永久核廢料處置的提議在德國也陷入停滯,環保人士強烈反對將北部的戈萊本(Gorleben)的臨時存儲場轉變為最終貯藏庫。
在亞洲的日本,由于地震頻發和人口密集,再加之福島核災難之后喪失了公眾的信任,尋找核廢料地下處置場所的工作變得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