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報告顯示北京6成被調查者不太幸福

2012-07-12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昨天,在北京市人口計生委舉辦的家庭和諧人口主題報告會上,一份針對本市家庭幸福指數的研究結果發布。該調查由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沃建中牽頭環度智慧智能技術研究所做出。報告顯示,經濟收入低、住房太小、居住環境差成為影響幸福的三大主因。食品安全成為造成被調查人群心理壓力的最大因素。

  六成被調查者不太幸福

    調查自今年3月至6月間,從本市16區縣隨機抽樣20-79歲人群。很幸福、一般幸福和不太幸福的比例分別為2.5%、22.8%和56.4%,而非常幸福的僅為0.08%。調查牽頭人沃建中表示,此次幸福指數概念重點關注的是人內心感受而非外在客觀條件。人內在的幸福感往往會通過對問題的看法和態度反映出來。因此在調查中設計了眾多問題,答案分值從0至48分分為五段,低于9.6分為很不幸福,隨著分數增加依次為不太幸福、一般幸福、很幸福和非常幸福。

  八因素影響家庭幸福感

    沃建中介紹,對家庭不滿意的因素主要有八個,從大到小的排序分別是經濟收入低、住房太小、居住環境差、身體差、工作不理想、子女教育、夫妻不和睦和夫妻性生活不和諧。隨著年齡增長,在40至70歲間,幸福感反而下降。

    此外,本市居民目前的心理壓力來自于食品安全、經濟狀況、社會變化快、子女教育、自然災難等。之所以食品安全排在首位是因為這一問題直接關乎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給現代都市人造成的心理壓力最直接且最具沖擊力。

  提高幸福感應雙管齊下

    沃建中表示,提升幸福指數,可從外部條件和自身兩方面改變。其中,政府應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盡可能提高收入水平,完善醫保體系,改善工作環境,提供咨詢和推薦機會等;同時,居民自身也應培養健康積極樂觀的心態,多看有益健康的書、做好人生規劃,在生活中鍛煉和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等。

  □報告解讀

    1.年齡因素:年齡對家庭幸福指數影響較大,20至29歲最幸福,隨即走低,60至69歲幸福指數最低。

    解讀:沃建中表示,就20至29歲年齡群體幸福指數較高而言,主要原因應該是這個年齡段剛參加工作,對未來有美好憧憬,且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多有人生目標,對即將進入的工作有一定信心。而40歲以上的群體創業壓力大,有一定生活和工作的煩惱。50至59年齡段幸福指數最低則與子女教育有關。工作10年至20年后,隨著結婚生子,職業倦怠感將達到最高。

    2.健康因素:身體健康情況與幸福指數成正比。

    解讀:沃建中表示,健康是人類的財富,身體健康直接影響個體的幸福指數。調查發現,非常健康的人幸福指數可達到22.5,一般健康、不太健康和很不健康的幸福指數則由22遞減至21.5(滿分23)。

    3.家庭收入:家庭收入高,幸福指數并不隨之走高。如果收入等級分為6級的話,第5級的人幸福指數最低。

    解讀:沃建中表示,家庭收入的高低與幸福指數有關,但非必然的因果關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幸福是人內心的一種感受,除了房子、居住環境、工作、收入等外在硬件條件外,人際關系、子女教育、夫妻和睦程度、朋友數量等都構成了影響幸福指數的綜合因素。

    4.教育水平:和幸福指數沒有直接關系,大專學歷者最幸福。

    解讀:沃建中表示,受教育水平越高,不一定越幸福。以此次調查結果為例,本科畢業生的幸福指數雖然高于高中或中專畢業生的幸福指數,卻低于初中畢業生。學歷越高的人群,就業和創業壓力就越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