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杜倫大學近日發布的一項首次關于泥石流的詳細研究表示,從2004年到2010年,全世界有超過32,000人在泥石流中喪生,死亡人數是人們之前估測的10倍之多。
科學家們說,這一數據將迫使各國政府對現有的泥石流治理方式進行反思。泥石流已經給從中國到中南美洲的各國都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英國杜倫大學的大衛?彼特利(David Petley)說:“政府需要在意識和政策上對泥石流這種全球性災害作出重大改變。”他認為,可以控制和減少泥石流風險的措施包括良好的土地利用、植樹造林,以及避開在泥石流風險高發的地區進行開發建設。
杜倫大學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0年,全世界共發生2,620次泥石流,造成32,322人喪生,而之前估計的死亡人數在3000人到7000人之間。研究者告訴路透社記者,如此大的數據差異主要是源于他們采用了更完善的數據收集方法。
就在上個月,俄羅斯南部有超過100人在洪水和泥石流中喪生。6月份在烏干達東部的一次泥石流則導致了大約30人死亡,100多人失蹤。
泥石流是巨巖、巖石碎塊和泥土的劇烈運動,通常由地震、暴雨或伐木及采礦等人類活動引起。
杜倫大學致命泥石流數據庫點出了幾個泥石流多發地區,包括印度西南沿海地區、斯里蘭卡、中國東海岸及南海岸、加勒比群島中心地帶、印度尼西亞,和從墨西哥到智利一帶的山區。數據庫還顯示,最為危險的泥石流通常在每年的五月到十月之間發生,最常見的造成泥石流的原因是雨季的大雨。
杜倫大學的研究者們說,他們還很有可能低估了泥石流造成的死亡人數,因為他們并未把地震造成泥石流的死亡人數歸在這里面。這樣做的原因是,很難分辨一個人究竟是死于泥石流,還是死于地震帶來的其他災害。
科學家們說,由于人口持續增加,降雨強度增大和森林不斷被砍伐,泥石流將會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七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還指出,氣候變化將增大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這也將引起泥石流和其它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