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瞪羚企業”領跑全球

日期:2012-08-27  來源: 北京商報
[字體: ]

 畫面上一只只瞪羚輕盈地跳躍,沿著中關村大街奮力奔跑。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形象片8月16日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在這個全球矚目的“世界十字路口”展現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實力和風采。

  中關村形象片中跳躍奔跑的瞪羚,是指中關村管委會2010年開始實施的“瞪羚計劃”。根據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中關村管委會將為園區內的“瞪羚企業”,即高成長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每年解決超過50億元的流動資金貸款,幫助它們跳得更高,跑得更快。

  來自中關村管委會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關村示范區總收入達到1.02萬億元,同比增速超過25%。其中,重點“瞪羚企業”實現總收入385.1億元,同比增長19.6%。“瞪羚企業”已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和后備軍,其創新投入強度明顯高于示范區總體水平。

  “瞪羚企業”

  新興產業的未來

  長城戰略咨詢最新出爐的《中國瞪羚企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已是全世界“瞪羚企業”最多的國家。2008-2011年在納斯達克(微博)新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合計已超過美國。2008-2011年中關村當年新增上市企業數量連續4年超過硅谷。

  報告認為,在創新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已經形成了北京中關村等創新集聚區,其在推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中關村已成為了全球“瞪羚企業”最活躍的區域。

  在長城戰略咨詢看來,和傳統的工業經濟不同,戰略性新興產業遵循新經濟規律,以企業的創業成長和創新發展為根本動力,快速成長的“瞪羚企業”群體正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

  因為,“瞪羚企業”不僅是經濟增量的重要來源,也是創新的重要力量。“瞪羚企業”群體的形成就是某個新興產業初步形成的標志。大量“瞪羚企業”的出現,意味著各類資源快速向新興產業流動,相應產業領域在較短時間內就能夠形成較大規模。可以說,抓住了“瞪羚企業”就抓住了新興產業發展的未來。

  中關村特色

  高技術創業+全球鏈接

  “高技術創業+全球鏈接”是中關村發展“瞪羚企業”的最大特色。這其中,高技術創業是中關村“瞪羚企業”發展的靈魂,全球鏈接是中關村引領“瞪羚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今年,中關村企業創新創業又創新高。上半年,中關村新創辦科技型企業2000多家,創新工場、車庫咖啡、創客空間、創投圈等新型創業服務業蓬勃發展。創業投資持續活躍,創業投資案例數、投資額占全國1/3。寬帶資本等7家創投機構群體圍繞新型云計算產業,通過引進產業高端人才和培育產業鏈,對26家云計算領域企業群進行了“群”對“群”投資,探索了以戰略投資為紐帶培育原創產業的新模式。特別是小微企業增長逐步加速,上半年收入增速達26.7%,為年初以來的最高值。

  今年1-6月,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332.8億元,同比增長26.1%。企業專利申請量為10698件, 占全市專利申請量的28.1%,同比增長21.4%;獲得授權專利7231件,同比增長17.8%。其中,發明專利申請6530件,同比增長27.2%;發明專利授權2986件,同比增長25.5%。技術合同成交額1205.6億元,同比增長36.9%。

  與此同時,中關村面向全球配置高端創新資源,尤其注重依托海外留學人員群體,加強與硅谷創新高地的人脈鏈接,在人脈鏈接的帶動下,促進創業資本、專業技術、經驗知識的鏈接,成為全球復制硅谷模式最成功的區域之一。

  目前,北京地區共引進“千人計劃”入選專家629人,占全國的27.8%。其中78%在中關村;入選“海聚工程”301人,其中75%在中關村。商報記者 馮秀英

  一個區域每年新增創業企業數越多,說明該區域的內生發展能力越強,培育出“瞪羚企業”的可能性也越大。據統計,中關村每年新創辦企業達到3000多家。

  2005-2011年中國高技術、高成長50強企業地區分布情況

  在2010年德勤亞太地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中,入選的中國高成長科技公司的數量超過所有亞太區其他國家或地區,成為亞太區之最,總數增長迅速,從2007年的53家,上升到2010年的147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