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國家下調成品油價格 同步出臺價格機制完善方案

2013-03-27  來源: 發改委網站
[字體: ]

 昨天,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降低國內成品油價格。3月27日零時起,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10元和3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3元和0.26元。

    通知指出,2月25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蕩下行。3月中旬,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和英國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價格分別跌至每桶95美元和110美元。截至3月26日,掛靠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下跌超過4%,按機制規定,相應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成品油價格下調后,經營者根據市場供求情況,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自主制定實際銷售價格,可以適當下浮。

    通知要求,石油企業要認真執行價格政策,組織好成品油生產和調運,保障成品油的市場穩定供應。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強化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各種價格違法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

    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進一步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決定縮短成品油調價周期,取消調價幅度限制,調整掛靠油種。

    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2008年底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時推出的。4年多來,機制運行順暢、成效顯著,為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資源,保證國內市場正常供應,促進市場有序競爭,規范經營者行為,抑制不合理需求,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機制運行中也存在調價邊界條件較高、調價周期較長,價格信號難以靈敏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容易產生投機套利行為等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主要內容,一是將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二是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三是適當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同時,進一步做好對種糧農民、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林業、漁業、出租車的補貼以及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

    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朝著市場化方向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市場變化,更加有利于利用境外資源,保障國內市場供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