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4日電(記者 劉軍、石志勇、王艷明) 曾經大量向農田排污的石藥集團內蒙古中潤制藥有限公司,經過兩個月的停產整改,安裝治污設施,已于近日復產調試。10月中旬,當記者第三次來到其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采訪時,見到的情景已與前兩次采訪所見大為改觀:污黑的流水正在變清,充斥在空氣中的惡臭逐漸消失。然而這里的農民仍不滿意:“害死我們的莊稼、毒死我們的牲畜,至今沒個說法,這叫什么‘痛下決心’整改?”
農民的情緒源于今春發生的縣政府動用執法力量“護送”污水進農田事件。
回放:駭人聽聞的政府“護污”事件
以生產青霉素的石藥集團內蒙古中潤制藥有限公司為主的幾家制藥企業,從2005年初開始,日排放量約6000噸、超標百余倍的污水,通過引黃灌渠進入農田,導致數千畝莊稼減產、近百只牲畜死亡。據托克托縣環保局今年六、七月間的抽樣監測顯示,污水的COD(化學需氧量)指標平均在1萬毫克/升以上,最高時達到3.6萬毫克/升,高出國家排放標準100多倍。7月下旬記者曾經目睹過這些企業的排污情況:距離很遠就能聞到令人作嘔的氣味,黑色的污水由專設的排污管道涌入黃河灌渠,混在黃河水中流進農田。
雙河鎮大羊場村是托克托縣毛不拉揚水站引黃灌渠經過的第一個村。村民反映,春灌前鄉里領導就通知,說是“藥廠的污水沒地方放了,要大家澆地,摻在黃河水里,減一半水費”。4月20日開始放水,因為有頭一年污水澆地莊稼受害的教訓,大家不同意。誰知24日一大早,十幾輛小車、警車和救護車開到了村頭,帶隊的是一位副縣長,說是與農民“協商”污水澆地的事。
縣領導和警察進村的同時,污水也進村了。79歲的村民張月小事后告訴記者:“人老了,看不懂人家拉根布條子就是警戒線,我用拐棍碰了碰那個布條兒,一個警察上來就把我拿下了,拐棍也被踩成三截子!鄙锨罢f理的杜二平、王三娃、王三和等10多位村民也被抓起來。沖突中,陶小女等幾位村民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數百名男女村民只好默默看著污水流過灌溉渠道。
對此,托克托縣公安機關給記者的說法是:確實抓了人,但那天沒有在黃河水中摻污水,村民們阻攔澆地沒有道理。但村民說,要是沒有污水,正是春旱時,誰會阻攔澆地?
在托克托縣燕山營鎮、雙河鎮、伍什家鄉等地,村民們對記者說:“聽說大羊場那邊因為這事抓人了,咱就聽政府的,用污水澆吧!
現狀:惡劣影響難以消除
經過兩個月的停產整改,造成污染的制藥企業恢復生產,開始調試治污設備。制藥企業復產調試期間,產生的污水不向外排放,主要存于廠內的貯水池內,用于廠區綠化。環保局近期監測表明,企業的污水達標率比整改之前有了明顯改觀,主要指標大幅度下降,污水的臭味問題已基本解決。
制藥企業的一位負責人說,因為污染問題藥廠和周邊農民發生過多次矛盾,這次痛下決心停產改造。目前,投資4600多萬元、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1萬噸的進口治污設備已訂貨,將于明年4月份投入使用。經過處理,污水可以變成中水,用于企業的循環水補給、養魚、綠化等。
盡管如此,“護污”事件在農民群眾中造成的影響遠未消除。
伍什家鄉主力漢村綠樹成蔭,村民李二樂說:“我們村原來空氣很好,春天是春天味,夏天是夏天味,可現在就剩了一股臭味。”
村民賀秀文說,4月份以來,村民們發現喝了井里的水就肚子疼,后來鄉里就不讓喝井水了,專門派車送水。幾個月前,村里近100只羊在兩三天內全部死亡,懷胎母羊大量流產。
縣畜牧部門說,死羊的最終化驗結果還沒出來,初步判斷是“羊痘病”引起,但不能排除與污染有關。
對污水澆地與農業減產的關系,農民與藥廠各執一詞:村民們反映,入秋以來,污水澆過的田減產了大約七八成;一個多月前,鄉里派人來登記了損失情況,至今沒有說法。藥廠則認為,莊稼大面積枯死與農民大水漫灌、夏秋以來雨澇有關,可能是澆水過多淹死的。
縣環保局一位干部說,自2005年初開始排放污水以來,藥廠處理污水的主要方法是“挖坑法”:開始是在工廠附近挖了一個容量約40萬立方米的污水暫存庫,放滿之后,又占用了幾十公里外的兩個總容量為100萬立方米的存水池。去年,暫存池污水曾經潰壩,吞沒了雙河鎮農民部分農田!白o污”進農田事件就發生在這種背景下。
大羊場村農民最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