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江蘇出臺污泥處置新政策

2008-09-18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江蘇省政府日前轉發了江蘇省環保廳、建設廳《關于加強全省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省范圍內污水處理廠污泥規范化處置和利用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措施。“意見”要求,10月前,全省各地要完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廠污泥處置現狀調查摸底工作,做到污泥產生情況清楚,去向有據可查;2008年底前,制定適合本區域特點的污泥處置規劃,同時抓好1~2個典型示范單位,達到初見成效;2010年前,全省所有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廠污泥全部實現規范化處置。

  不少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未達到要求,導致二次污染,污泥規范化處置迫在眉睫

  據了解,自2005年始,江蘇省環保廳開始對13個省轄市及所屬縣級市、鄉鎮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截至2005年12月底,全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成、在建和籌建的共計240座,總投資達174億元,投運設施污泥產生量每天約6000噸,污泥進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有120座,另外的處理方式包括16座自行填埋、25座資源化利用、8座焚燒。

  隨著污水處理設施的普及、處理率的提高和處理程度的深化,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量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全省目前處置方式主要是衛生填埋、焚燒和棄置填坑。污泥規范化處置是污水處理的重要環節,也是評價污水處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方面。由于一些地方對污泥處理處置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污水處理輕污泥處置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工作中存在責任不清、監管缺位、政策標準不完善等諸多問題,致使全省不少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未能達到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要求,污染物重新進入水體或土壤,導致二次污染,加強污水處理廠污泥規范化處置工作十分重要。

  形成污泥處置價格體系,加強污泥處置全過程監控,推廣典型經驗

  “意見”明確了污泥處置的具體措施,加強污泥處置全過程監控,從污泥產生的源頭進行監控。對已建成并運行,但沒有配套污泥規范化處置設施的污水處理廠,有關主管部門應督促其盡快配套建設。新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都要依據污泥處置規劃,配套建設污泥規范化處置設施。缺少可靠污泥規范化處置方案的污水處理設施項目,不得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僅有方案而污泥規范化處置設施沒有同步建設、投運的污水治理工程,不得通過環保專項驗收。同時,要加強污泥處置的監控。

  利用經濟杠桿形成污泥處置價格體系,按照“污染者付費,治污者受益”的原則,綜合考慮污泥種類、性質、處置方式、收益等因素,制定出臺污泥處置收費政策。根據規定,到2008年,蘇南地區污水處理費調整為每噸1.3元~1.6元,蘇中蘇北地區調整到每噸1.0元~1.2元,從污水處理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項用于污泥處置。全省各地要認真落實相關收費政策,保障污泥處理費的來源,確保污泥處置企業的正常運行。

  完善污泥處置多元化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按照“誰投資、誰收益”原則,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促進污泥處置市場化運行,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參與污泥處置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對污泥處置過程中的資源化工程給予政策性扶持,引導企業積極采用能量回收和資源利用的技術工藝來處置污泥。污水處理廠可以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污泥,但必須杜絕二次污染。

  制定出臺相關法規標準,制定和完善污泥處置的相關法規規章。由江蘇省建設廳負責研究制訂城市排水管理辦法,規范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江蘇省環保廳負責提出修訂《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條例》的建議方案,補充完善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廠污泥處置的相關規定。

  制定和完善污泥處置的相關標準和政策。由江蘇省環保廳會同建設廳、質監局,在借鑒國外先進標準的基礎上,制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污染控制標準;由江蘇省建設廳組織制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技術政策。
  同時,“意見”還要求各地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如蘇州盛澤污泥干化造粒項目。盛澤鎮政府與浙江朗地公司聯合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盛澤鎮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污泥處理廠,形成了日處理300多噸的污泥處理能力。污泥處理廠采用的技術不僅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而且明顯減少了燒制磚塊的燃料用量,并且還能增加磚塊的強度,減輕磚塊的重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