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亦莊生物醫藥園貼心打造五大服務平臺

2012-01-31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無論是規模、檔次,還是功能, 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都是世界一流。”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技術帶頭人程京對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的評價。

    而讓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公司首席科學家沈月雷最關注的,是生物醫藥園完善的服務平臺,它被程京贊為“目前我見到的最完整最先進的服務平臺”。

  技術支撐、成果轉化、公共服務……作為首批入駐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的28家企業之一,從局促在100多平方米辦公室里的小企業,蛻變為擁有世界領先技術的基因生物公司,百奧賽圖在生物醫藥園無微不至的幫助之下,實現了企業的飛速發展。

    2011年初,沈月雷帶領一群技術精英,開發了世界上最快的基因敲除模式動物研發服務。

    這項服務的研發對象,是生物醫藥產業常用的實驗室小鼠。被“敲除”不同基因的小鼠,能夠在人類遺傳疾病和藥物篩選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很強的實驗,進而達到預防、控制、治療人類重大疫病的目的。

    傳統的轉基因小鼠一般是隨機基因插入,小鼠的遺傳性狀往往不穩定,從而影響到實驗結果。沈月雷和他的團隊則通過干細胞培養,研發了將部分基因剔除乃至基因嵌入的小鼠模型,其遺傳特征不會在傳代過程中改變或丟失。

    由于制備過程復雜漫長而且要求極高,這種近似于“定點發射基因”的高端科研技術,在國際上也被稱為“基因打靶”,研發時間普遍在14至18個月左右。而沈月雷的團隊將這一時間壓縮了一半,實現了“世界最快”。“科研企業給我們訂單,說清楚需要敲掉哪個基因的小鼠模型,7到9個月之后,我們就能交貨。”

    這樣的超高效率當然立即受到了全球范圍內的關注,世界各地科研機構的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但當時的百奧賽圖還是個小公司,所處的辦公室僅有100多平米,也就相當于一套兩居室。這樣的環境,想要接下訂單搞大規模生產,無異于天方夜譚。

    企業雖然有技術實力,卻苦于沒有施展的空間。這時,剛剛開園的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向他伸來了橄欖枝。

    園區將整整一層樓的辦公區交到沈月雷手中。4個多月的時間里,高標準的實驗室建設起來、研發條件得以滿足、訂單開始流水線生產,企業也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而今,百奧賽圖的辦公環境今非昔比——用消毒液反復洗手,換上全新的一次性膠皮手套;套上白大褂,在密閉風淋設備中吹去身上的灰塵;進入紫外線滅菌室殺菌消毒……光是進入實驗室,就得先穿過3個房間、過4道關。

    “基因工程工作環境必須絕對潔凈。”沈月雷感慨,“這么好的條件,全是得益于搬家到亦莊生物醫藥園。”

    “生物醫藥園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服務,給企業解除后顧之憂。”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副總經理吳小兵說,園區不僅提供拎包入住的孵化實驗室、動物實驗室等硬件條件,還提供各種技術支撐服務。甚至還周到地幫助企業注冊咨詢、融資貸款、人才招聘、新藥報批、市場推廣等。

    目前,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區共有五大平臺。技術支撐平臺以“服務入園企業公共實驗需求”為指導,實現資源共享;成果轉化平臺聯合投融資及擔保機構或個人形成強大的資金來源,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公共服務平臺主要提供基礎公共服務,包括提供會議、餐飲、閱覽、培訓、網絡、停車及物業等服務;信息交流平臺以促進孵化創新為目的,開展信息交流與合作;政策支撐平臺,園區將為企業爭取多種政策鼓勵與支持。

    五加和分子醫藥公司每年都需要使用大容量高速冷凍離心機進行數百次實驗,但這樣一臺儀器單獨購買,需要80多萬元,對于公司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沒想到進了園區之后,竟然有公共儀器可以租用,每次使用的費用才30元。”五加和公司總經理董小巖說,這樣一年下來,用于實驗的費用還不到1萬元。而這是園區為企業提供的“公共儀器設備”。

    從2011年10月18日正式開園以來,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已經運行了3個多月,迎來了28家入駐企業。吳小兵說,生物醫藥園未來的目標是引進100家左右的企業進駐。

    生物醫藥產業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2011年,新區內生物醫藥相關企業完成工業產值占全北京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近一半,基本確立了在北京市的生物醫藥高端制造中心和新興研發地位。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伯旭表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超過800億元,占全市總產值達到60%。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