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英智庫報告:新興經濟體需求致全球資源壓力加劇

2013-03-20  來源: 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英國著名智庫查塔姆研究所18日在京發布《資源未來》報告指出,由于新興經濟體需求的大規模、快速增長以及大宗商品市場供需緊張,可能會引起資源的供應中斷、價格波動,環境退化加速,以及圍繞資源獲取,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等后果,全球面臨嚴峻的資源壓力。

    《資源未來》報告的撰寫歷時三年,對來自200多個國家的1200萬份數據進行了分析和咨詢研究,涵蓋1200種自然資源。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主要、迅速發展的資源、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是報告的重點關注之一。

    報告顯示,在世界金屬交易總量中,有45%被出口到中國,超過了其余20個最大的金屬品進口國進口量的總和。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采礦業,但仍依賴金屬進口。以銅礦為例,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銅生產國,但國內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銅,74%要依靠進口。在化石燃料方面,報告統計,過去十年,中國和印度進口的化石燃料價值翻了一番,重量增長了兩倍。

    報告認為,新興經濟體已經對全球資源政治產生重大影響,資源的供求矛盾會導致資源價格的波動,隨之而來的是價格的上漲和供給的不安全性增加。對資源消費國家,政府要加大開支,承受財政支出增長的負擔,而資源生產國也可能會面臨通貨膨脹的風險,或要是應對地區資源爭奪的挑戰。同時,利用貿易活動控制資源出口的現象也不利于市場的發展。

    除此,在資源與環境關系上,氣候、環境的異端變化危及了資源從開采到消費環節的有序進行。同樣,人們對資源的獵取也會影響生態敏感地區的生態。

    為改變現狀,報告建議,由世界主要資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成立一個新的聯合組織,弱化資源市場和貿易中過于濃厚的政治因素,促使各國放棄出口限制,共同應對價格震動,幫助其他各國解決資源進出口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報告指出,共同治理的最終目的是要構架新的架構,展開新的對話,從而能更輕松加強資源管理、遵循經濟規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